温州新闻网
·
文化频道
年
月
日
:
:
首页
资讯
地理
人物
传承
文艺
文史
原创
专题
瓯越
温州新闻网
·
文化频道
首页
资讯
地理
人物
传承
文艺
文史
专题
瓯越
您当前的位置 :
文化频道
->
瓯越文化
瓯越文化
稻花香
2025.03.15
车驰骋在城乡接合部时,窗外总会闪过一畦又一畦绿油油的稻田。他们如此规整地仰躺在大地怀抱里,静默、生长。 或许清风能见证它们的摇曳活泼,或许明月能聆听它们的温柔私语,或许夏雨能抚摸它们的姘婷身姿,或许骄阳能考验它们的顽强生命力,或许垄间的青蛙田螺能得到它们的滋养,或许来往的车辆是它们在田野里欣赏的风景……你在疾驰的车里瞥一眼它们,它们在广袤的大地上,深沉地注视着你。
查看更多
温州戏,演绎传奇
2025.02.23
听一场戏,品一味乡愁,感受温州戏曲的千年魅力。
查看更多
文化龙湾行——行走寺前街
2024.09.24
查看更多
七个月 让一座城市改了姓
2024.08.21
那年,长安的雪下得特别大,飘飘扬扬、铺天盖地。这场纷纷扬扬的雪,也下在了韩愈的岁月里,他的生命像荒野一样敞开着,寒风吹彻。
查看更多
“头脑风暴”谋温州非遗发展新思路 赋能“指尖技艺” 壮大“指尖经济”
2024.08.11
“从瓷开始”是一场关于文化与传承的盛宴,沙龙的四周进行了精美的布置,摆放着瓯窑、瓯绣等,于瓷光流转间,共赏非遗之美,品味文化之韵。参与活动的有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大学教授、鹿城区文旅推介官等,他们围绕着立秋与瓷、瓷与食、瓷与生活、瓷与文旅、瓷与乡村振兴、瓷与产业等相关话题,结合自己的经历和经验,分享自己对非遗美学的热爱、与非遗相识相知的感触,以如何进一步传承发展的畅想与期待。
查看更多
温州机械钟的故事
2024.08.11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各种电子计时智能设备充斥着我们的生活,但那些老旧的机械钟,却承载着岁月的痕迹和一份别样的魅力。近得一张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金鹿牌机械钟的产品广告老照片,其左上角写着:“十五天机械台钟、统机闹钟,浙江温州钟表厂制造。”我是第一次听说温州曾经有一个钟表厂,于是特地将此照发布在朋友圈及若干微信群,想不到激发了众人的怀旧情绪,纷纷提供采访线索或相关趣事。
查看更多
温州海丝文化简述(2)
2024.07.21
谢灵运还只是在温州港内乘船来去,真正写下温州沿海诗歌的则是唐代孟浩然与李白。
查看更多
王阳明与雁荡山的情缘
2024.05.25
阳明先生晚年在绍兴稽山书院讲学时曾多次提起想来温州雁荡山看看。他的学生黄绾,字宗贤,老家就在与雁荡山相邻的台州黄岩。《阳明文录》卷一《与黄宗贤》书信里记载:“(壬申)使至,知近来有如许忙,想亦因是大有得力处也。仆到家,即欲与日仁成雁荡之约,宗族亲友相牵绊,时刻弗能自由。五月终决意往,值烈暑,阻者益众且坚,复不果。”因讲学繁忙、身体病弱,以及后来带病出征剿匪,直至在回家的途中病逝,他一直未能成行,这也是阳明先生的一大遗憾。
查看更多
万朵莲花皆弟子 ——鳌里四面屋的匾额故事
2024.05.25
旧时文成县西坑镇鳌里村有十九座四面屋,每座屋有一至三块匾。这些匾表达了人们的义理和情感,反映了鳌里周氏族人重视教育和培养人才,好交名友,注重家风建设。虽然由于各种原因,四面屋全部毁坏,绝大部分匾遗失,然而题词还在相传,在鳌里人中影响很深。
查看更多
有诗的日子 ——《东瓯散纪》代序
2024.04.20
在我们的成长记忆里,多多少少都有些诗歌的印迹。那是因为,上世纪八十年代,是一个诗曾大放异彩的岁月。北岛、顾城、舒婷……这一串耳熟能详的名字,从我们嘴里蹦出来的时候,总是带着几多仰慕。“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这些充满智慧的诗句,也深深烙刻在我们心里,曾经,它们就像冬日暖阳抚摸着我们这代人情窦初开的胸口。于是,我们用稚嫩的声音大声朗读着诗人的名篇,也偷偷写下自己心底流出的青涩的诗句……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