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 : 文化频道   ->   文化看点
文化看点
2025.08.10
温州市区的中山公园内,藏着一座浸润近千年书香的东山书院。没有高墙将它与尘世隔绝,不远处的儿童乐园里,常有孩童们的嬉闹声随风飘来,转身望向另一侧,树影婆娑的山林清气漫过飞檐。书院与园林相融,园林与闹市共生,成了温州最懂“闹中取静”的所在。
查看更多
2025.08.10
他身材高瘦,常年与竹篾打交道的双手布满纵横交错的疤痕与厚实的老茧,道道斑痕好像诉说着蔑匠师傅曾经的青春岁月。
查看更多
2025.08.09
近日,“数绘海丝,重构温州美学”AI视频大赛正式落下帷幕。这是继去年温州市社科联等主办“千年商港,海丝之光”宋元温州朔门古港主题AI故事视频创作大赛后,再次用AI聚焦温州海丝文化。
查看更多
2025.08.09
日前,上海博物馆东馆展出明代草书大家张弼名作《学稼草堂记》,我市兰风书社公众号发布了相关视频,其中提及卷首题字者竟是温州乐清的八岁孩童张环,这一信息瞬间吸引了我的目光。展卷细观,张弼的行草笔走龙蛇,而张环所书“学稼草堂” 四字,楷书工整稳健、庄重浑厚,与张弼的行草形成了鲜明而和谐的对比,令人叹为观止。张弼在题记中云:“乐清八岁童张环来予云间,而予甥俞寰索书此四字。成化甲辰十一月二日拜圣节回记。东海翁。” 成化甲辰即成化二十年(1484),即张环生于1477年,其时以神童荐举为翰林院秀才,在途经松江时,挥毫写下了这四字,由此一段老少书法大家墨迹交相辉映的佳话便流传下来。
查看更多
2025.07.20
狮子山位于平阳鳌江入海口主航道的北岸。山上绿树丛中,一座琉璃瓦的石亭熠熠生辉,是为纪念爱国先贤宋上楠倾家毁业、沉船抵御日寇的大义之举,于2017年建造。“上楠亭”三个金字由中央军委原副主席兼国防部长迟浩田题写。
查看更多
2025.07.20
今年是温州先贤吕渭英诞辰170周年。这位近代中国的实业家、社会活动家、教育家、慈善家,以其卓越贡献与崇高品格,在中国近代史和温州地方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精神财富。他既是儒家理想的践行者,也是近代文明转型的推动者,其“以文化人、以善济世”的理念,至今仍照亮着温州的发展之路。
查看更多
2025.07.17
上海好励文创的缪仁好、潮流文化IP品牌“引力熊”的叶俊国、温州木主木雕的叶柱、瓯悦的周海天——这些名字背后,是一支正在文化创意产业悄然集结的“温商IP军团”。他们从传统制造业或非遗等不同领域跨界而来,以敏锐的商业嗅觉抓住潮玩等“周边经济”风口,更以独特的温商基因赋予文化IP新生命力。
查看更多
2025.07.05
鲜为人知的是,译者平野(1924-2023)是温州人,原名张大晖,曾用名张大煇,小学就读省立温州中学附属小学,初中就读瓯海中学(今温州四中),1943年插班就读省立温州中学高中部,他是新中国外国美术史论的奠基者,擅长美术理论、美术史、美术翻译。
查看更多
2025.07.05
近日,在鹿城区墨池坊华雅斋美术馆,一场别开生面的国画展“回朴归真——金家骥先生九五华诞国画展”吸引了众多艺术爱好者纷至沓来。60幅涉及山水、花鸟、人物等题材的作品,将95岁画家金家骥跨越七十六载艺术生涯,生动地呈现在观众眼前。
查看更多
2025.06.29
近日,在鹿城区五马街,一座以华服复原、节气色彩与古代生活场景为核心,展现千年历史风貌的“历史馈赠 国风复原展览馆”,吸引众多年轻人前来打卡。这座由温籍青年导演陈彤创办的空间,将传统文化元素融入现实,以“沉浸式体验+在地化表达”的方式,让传统文化以可触摸的姿态走近年轻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