瓯剧《琵琶记》主创团队在讨论如何创排
日前,新改编的瓯剧《琵琶记》建组仪式在温州市瓯剧艺术研究院如期举行。这部承载“南戏鼻祖”经典基因、浸润温州瓯剧本土雅韵的重要剧目,自此正式开启实质创排,计划于明年首演。
此次创编排演的瓯剧《琵琶记》不仅是剧院2025年度具有代表性的剧目,更被列为“瓯剧南戏系列工程”的关键剧目以及温州市艺术基金重点扶持项目,承载着传承南戏文脉、激活瓯剧活力的双重使命。剧目主创阵容堪称“名家聚首”:著名编剧郑朝阳执笔改编,为千年故事注入当代视角;知名戏曲导演孙晓燕执导,以写意美学重构经典场景;作曲蔡南正谱曲编腔,让瓯剧丝竹与南戏韵律交融共生。演员阵容则集结剧院中青年骨干,由方汝将领衔主演;胡涛、麻建山、吴鑫、翁翔、叶媛媛、刘佳佳、沈家辉等联袂演绎,力求细腻勾勒人物在伦理束缚与命运起伏中的复杂心境。
主创团队透露,改编的版本打破传统“痴心女子负心汉”的叙事窠臼,将目光聚焦于“个体在家庭责任、伦理纲常与权力裹挟下的挣扎与破碎”,以“裂而未断的琵琶”为精神内核:“裂痕”是时代洪流与命运无常刻在个体身上的创伤印记,“未断之弦”则是人性深处不曾熄灭的坚韧微光。剧中,蔡伯喈的悲剧源于步步妥协的被动宿命,赵五娘“吃糠卖发”的经典桥段被赋予忠孝大义的深层解读,牛小姐则以理性为刃,演绎对父权的“温柔反叛”。更显魄力的是,剧目摒弃“衣锦还乡”的圆满俗套,以蔡伯喈的无尽悔恨收尾,道尽“人生没有重来时”的现实哲思,让千年古剧与当代观众产生精神共鸣。
另外,这部剧将精心复刻元末明初时期“勾栏瓦舍”所独有的那种充满市井烟火气息却又不乏雅致趣味的氛围,从而构建出一个能让观众完全沉浸其中的表演空间。在这个独特的空间里,台上的演员以及乐队的演奏者们,他们有着多重且重要的角色定位。他们是仿佛能够洞察整个剧情发展走向的“时代观察者”,对剧情的每一个起承转合都了然于心;同时,他们又是串联情节的“剧情穿插者”,通过恰到好处的表演或者演奏,在不同的情节之间自如地切换过渡,使整个故事脉络更加清晰流畅。此外,他们还是牵动观众情绪的“情感引领者”,凭借细腻入微的表情、动作或者极具感染力的音乐演奏,把观众的情绪带到剧情的起伏跌宕之中,让观众与剧中人物同呼吸共命运。这种创新的表现形式,彻底打破了传统的表演与观看的关系,形成成为深度互动、相互交融的一种全新观演模式。
该剧于10月至11月进入集中创排期,计划于明年首演。届时,它将与瓯剧《张协状元》《杀狗记》联袂,构成“瓯剧三部经典南戏”矩阵,系统性展现南戏艺术的深厚底蕴与瓯剧传承的鲜活活力,为观众奉上一场兼具古雅韵味与时代思考的戏曲盛宴,让千年南戏在瓯江岸边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晚报记者 潇瑜/文
温州市瓯剧艺术研究院/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