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 : 文化频道   ->   文化资讯
厉害!这位温籍画家传世名作亮相故宫“百年一遇”大展
来源:温度新闻客户端来源:2025-10-04 05:09:05

  温州网讯 9月30日,在故宫博物院建院100周年之际,“百年守护——从紫禁城到故宫博物院”大展在午门展厅正式对外开放。此次展览从195万余件馆藏中精选出的200件套文物展出,包括元代温州画家王振朋传世名作《伯牙鼓琴图卷》,仅限期展示15天。

  王振朋,一作王振鹏,字朋梅,号孤云处士,永嘉(今浙江省温州市)人。官至漕运千户,总领江阴、常熟一带的航运。善画界画、人物,因画艺精湛,受元仁宗眷爱。曾任秘书监典簿,掌管宫中收藏的书画图籍,因得以阅览、临摹丰富的前人名迹,技艺大进,被誉为“元代界画第一人”。他创作的纪实性水墨绢本长卷《江山胜览图》描绘温州地区农历四月初八浴佛节前后的社会风貌。画卷全长逾9米,涵盖两山(天台山、雁荡山)、两城(永嘉城、瑞安城)、两江(瓯江、飞云江)、两寺(圣寿禅寺、宝坛寺)等地理景观。

  《伯牙鼓琴图》是王振朋创作的一幅绢本墨笔人物故事画,此图绘伯牙、子期以琴相知的故事,表现子期听伯牙鼓琴的场面,典出《吕氏春秋》。画上共有五人,左边是伯牙,蓄长髯面目清秀,披衣敞怀,坐石上,膝上置琴双手弹抚。身后一小童侍立。伯牙的对面是钟子期,他也坐在一块石上,头微微低下身着长袍,双手放在一起搓磨,右腿置左腿上,略抬起,似正在随着伯牙琴声的节拍轻轻摇动。身后也有二童侍立,一童双手捧书卷,一童持如意。

  王振朋采用白描技法,人物巾幅施以淡墨,用笔劲健,造型生动,犹存唐宋遗风。坐石略施皴染,高几、香炉、如意、书卷等物刻画细腻。整幅作品白描与渲染皴擦相结合,画法简洁而富于变化,准确刻画了人物的内心活动,特别是俞伯牙弹琴的专注和钟子期听琴的入神,惟妙惟肖,跃然纸上。该画在人物心理活动的描绘上达到了很高的水平,为元代人物画代表作。

  图卷左下署“王振朋”名款。钤“赐孤云处士章”。另钤“乾隆御览之宝”“嘉庆御览之宝”“宣统御览之宝”“棠村”等收藏印多方。后纸有元冯子振、赵岩、张原湜等人题记。该图卷在元代曾由鲁国大长公主祥哥剌吉收藏,后经清代梁清标递藏,最终入清内府,著录于《石渠宝笈》。据《赏溥杰书画目》记载,1923年此卷经溥杰携带出宫,1958年由故宫博物院收购入藏。

  “百年守护——从紫禁城到故宫博物院”大展以物述史,按照“一脉文渊”“百年传承”“万千气象”三个单元,立体式阐释中华文明具有的突出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全方位展现故宫博物院从萌芽诞生到曲折成长,从步履维艰到阔步前行,从探寻求索到锐意创新的发展历程,向世界展示中华文明永恒魅力。

  作为“百年一遇”的大展,此次书画类展品更是大咖云集,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全卷展出,目前所见最早作于纸上的绘画《五牛图》、还有王珣的《伯远帖》、黄庭坚的《诸上座帖》等。为践行“守护”文物理念,《清明上河图》《伯牙鼓琴图卷》等少部分珍贵书画限期展出,随后进行保养,以便延年。而接棒文物也都是重量级,比如李白的《上阳台帖》沈周仿《黄公望富春山居图卷 》等名作确定亮相。此次展览将持续至12月30日,不单独售票,实行免费参观预约制,观众可通过“故宫博物院”微信小程序预约。为了让观众有更好的参观体验,故宫博物院官网“故宫名画记”专门为本次大展策划专题,展览中的《五牛图》《卢仝烹茶图》《伯牙鼓琴图》《桐荫玩鹤图》等名作都可以慢慢仔细欣赏。

  新闻+

  看看有哪些重点展品

  来源:温度新闻客户端

  供稿: 温州日报

  原标题:厉害!这位温籍画家传世名作亮相故宫“百年一遇”大展

  记者 周大正

编辑:许淑瑞|责任编辑:徐琼峰|监制:黄作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