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乐清群文丛书在光明日报出版社出版,一共六册,包括《乐清民间习俗》《乐清集市漫话》《乐清书院史话》《乐清姓氏谭概》《乐清传统游戏》《乐清群文漫谈》,由乐清市群众文化学会策划出品。
作为全国文化先进县(市)、千年古县、中国工艺美术之都、中华诗词之乡,乐清历代以来,精英文化和群众文化相互滋养,共同成就了乐清地域文化的高度和广度。群众文化作为地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群众在劳动生活中集体创造的产物,体现了一方百姓的生活美学和集体智慧。保护和传承群众文化的精华,创新和培育优秀的群众文化品牌,是提升群众幸福感和文化获得感的重要途径。
该丛书旨在从各个方面来反映乐清群众文化的全貌,通过每部书围绕一个主题来写的策略,来全面总结近年来乐清群众文化研究领域的成果。从丛书的内容来看,既有写“群文”的,也有“群文人”写的,还有写“群文人”的。
《乐清民间习俗》为詹王美编著,分节日习俗、人生习俗、丧葬习俗、信仰习俗、生活习俗、祭祀习俗、其他习俗七章,记录了历来流传在乐清民间的各种风俗习惯,共有71种,它们在聚集人气、调节人际关系、和谐社会关系、弘扬传统的孝文化等方面都有重要作用,本书是继南伟然《乐清传统民俗》之后的又一本乐清习俗专著。
《乐清集市漫话》为陈友中、南孔球等多人编著。乐清历史上存在过14个集市,即大荆、白溪、芙蓉、南塘、虹桥、瑶岙、湖边、蒲岐、新桥头、白石、清江、岩上厂、迎恩桥、柳市,本书进行一一介绍讲述,从中反映出乐清典型的山海文化而形成山海贸易,丰富的山货与海产需要交易而在各地产生大小集市,该书也是《尘封的记忆——乐清的城堡、烽堠与集市》《虹桥记往》等书之后的又一本乐清集市专著。
《乐清书院史话》为吴济川著,与已出版的《乐清书院考述》构成姊妹篇,一叙一议,一事一史,互为补充。前四章为书院故事,讲述了南宋万桥塾、鹿岩塾、凤山书院、招仙馆、梅溪书院,元代宗晦书院,明代南屏书院、雁山书院,清代冠山书院等30多座代表性书院,第五章论述书院与理学传播、家族文化、地域传统、教育思想、科举制度等的关系,附录篇辑佚钩沉历史上曾出现过的书院。
《乐清姓氏谭概》为尚洪浦著。作者近二十年来陆陆续续领衔主修了几百卷宗谱,计20余姓。宗谱家乘是组成历史学中史、志、谱的三大载体之一,“谱”的研究能填补“史”“志”之缺,显得弥足珍贵,为此作者选择乐清陈氏、倪氏、吴氏、余氏、张氏、周氏、支氏,讲述了这些姓氏具有的人文底蕴。
《乐清传统游戏》为支绍乐编著,并请詹王国为该书绘了插画,分儿童的游戏与成人的游戏两编,讲述了放风筝、斗蟋蟀、滚铁环、打陀螺、跳绳与颠铜钱、抖空竹、投环、划龙、抬阁等100多种游戏,作者期待能引起孩子、家长、学校老师的重视,引领孩子走出屏幕游戏,投入大自然的怀抱。让孩子们跑起来、玩起来,并创造出更加丰富多彩的游戏。
《乐清群文漫谈》为詹敏微、黄小双著,讲述了文化馆等乐清群文组织,从1949年至今的群文活动,专题介绍戏曲、曲艺、游艺、歌谣、美术书法、民间文学等门类的基本情况。
傅闻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