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 : 文化频道   ->   文化看点
我的父亲平野 ——《亲爱的提奥》后记
来源:温州日报来源:2025-07-05 08:33:04

  平野译本《亲爱的提奥》的各种版本。

  日前,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出版平野翻译的《亲爱的提奥:凡·高书信体自传》,这是继四川人民出版社、四川美术出版社、南海出版公司之后该译本的第四版,收录了荷兰著名画家凡·高一生中写给弟弟提奥的重要信件。平野译本被豆瓣列为热门凡·高主题图书第四名。

  鲜为人知的是,译者平野(1924-2023)是温州人,原名张大晖,曾用名张大煇,小学就读省立温州中学附属小学,初中就读瓯海中学(今温州四中),1943年插班就读省立温州中学高中部,他是新中国外国美术史论的奠基者,擅长美术理论、美术史、美术翻译。       ——编者

  张唯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我留学后定居德国,便接父母去欧洲游历。我知道,这将是一趟不同寻常的旅行。

  作为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外国美术编辑室的首创编辑和编审,我的父亲平野主要负责外国美术论著以及画册的出版与翻译工作。在他四十余年的职业生涯中,他出版的书籍有三百余种,英俄译著二十余种,其中一些数次再版,在我国美术界影响甚广,也深受大众读者的喜爱。《亲爱的提奥》便是其中之一。自我父亲翻译的《亲爱的提奥》出版以后,全国介绍凡·高的风气大盛,有一些媒体称我父亲为“第一个把凡·高介绍给中国的人”。然而,他毕生致力于介绍欧洲美术,自己却一直没有机会亲眼看到艺术家们的原画原作。所以,请父亲去欧洲,便成为我在异乡安定下来后的第一件大事。

  刚到德国不久,我们便驱车开始了欧洲之行。我们的第一站就是位于荷兰阿姆斯特丹的凡·高博物馆。一路上,沉默寡言的父亲竟变得兴高采烈,像个孩子一样痴痴地望着窗外雨后的田园风光,并告诉我,这正是能在荷兰古典风景画上看到的“典型的光线”。看着一幕幕“熟悉的”景色,他兴奋不已。在凡·高博物馆的展厅里,他驻足于每幅原作前,目不转睛地观察每个细节,不断给我讲解。他还向博物馆赠送了特意从北京带去的1983年四川人民出版社版《亲爱的提奥》。听说这是馆内收藏的各国语言译著中的第一部中文版本,他露出极为欣慰的表情。

  在欧洲的艺术中心巴黎,博物馆中的大量宝贵藏品让父亲目不暇接,激动不已,我也为此感到高兴——因为他终于亲眼看到了经他手出版的众多画册里的原作!那些天,我们往返于各个博物馆之间,和母亲一起陪着他整天整天地徜徉在艺术的海洋里,我们都能感受到他心中的喜悦和满足。

  参观完大部分能找到的博物馆和展览馆,我和母亲已是精疲力竭了,可70岁的父亲心中仍然惦念着几张四处都没看见的法国印象派画家莫奈的作品,他看上去意犹未尽,还在兴致勃勃地东张西望。我们正准备离开巴黎时,父亲忽然指着远处一座建筑说:“那个会不会也是博物馆呀?”我问他为什么这么说,他告诉我,那处建筑的顶部是玻璃做的,有利于采光,只有博物馆有可能这么设计。我半信半疑地陪着他过去看,果然!那栋建筑竟真的是鼎鼎有名的奥赛博物馆。这时我才意识到,四十年如一日的阅读、鉴赏、研究,这些画、这些画家早已成为他生命的一部分,流淌在他的灵魂里。

  在巴黎塞纳河边,他购买了一张凡·高《向日葵》的印刷品。他说,这是凡·高向日葵系列里画得最好的,印刷质量也是一流的。后来,他一路小心翼翼把这张印刷品带回了北京。直到父亲年迈,那场众所周知的特殊时期住进了护理院,我把这张画带过去挂在床头,那是他每天醒来后第一眼就能看见的位置。这幅《向日葵》陪伴着他走完了丰富多彩的人生。

  父亲对于印象派及其之后的欧洲现代画派的钟爱由来已久。早在上世纪四十年代,父亲在南京中央大学艺术系学习期间,就开始从事相关研究。在人民美术出版社负责外国美术工作时,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他主持出版和翻译了许多介绍现代派艺术的好书,不仅包括这本凡·高的书信体自传《亲爱的提奥》,还有《印象画派史》《致命的百合花——切利尼自传》《德拉克洛瓦论美术和美术家》《罗丹艺术论》《德拉克洛瓦日记》等。除此之外,他还是《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的译审,也是《中国大百科全书美术卷——西方美术》的副主编,由他负责出版的书籍多次荣获国家图书奖。他说,印象派是欧洲美术界真正的革命,而不是改良。它彻底改变了之前的传统观念和绘画技法,而不断创新、突破固守和彰显独特,才正是艺术的本质。

  离休以后,父亲终于有暇重归绘画事业。尤其是结束欧洲美术考察之行以后,他的画兴更浓了。他创作了大量充满个人特色、具有现代气息、中西合流的彩墨画,融入了漫画、版画、水彩画、钢笔画等诸多特点。他认为,放手创新,才是现代国画的坦途。从美术史的角度来看,每一代后人都应对文化遗产做出新的贡献。

  父亲出生于浙江温州城区木杓巷,是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也是中国编辑理事会理事和人民美术出版社第一批国务院特殊贡献专家津贴获得者。他家乡的温州博物馆和温州图书馆分别为他举办过个人画展,他也把自己出版的书和画赠送给了温州档案馆,作为自己给家乡的回报。他回忆说,小学时在美术老师张明曹家看到过许多优秀的美术作品,尤其是日文版的世界美术画册,始终令他念念不忘。他的美术之路,也是由此开始的。

  父亲说,自己翻译的外国美术书中最重要的就是这本《亲爱的提奥》。感谢国内出版社再版他这本最受欢迎的译著,纪念他为我国读者、为我国的外国美术事业做出的贡献。

编辑:赵乐韵|责任编辑:徐琼峰|监制:黄作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