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 : 文化频道   ->   原创文化
发明神器的明代温州人
来源:温州文史馆来源:2025-04-14 11:27:27

赵士桢是我国明代杰出的火器研制家。他为发展火器科技奋斗了一生。

赵士桢,字常吉,温州乐清人,大约生活在明代嘉靖至万历年间。赴京师,不得志,擅书法,“布衣能书”。以善书被召入宫,委任为鸿胪寺主簿;18年后,晋升中书舍人。其祖父赵性鲁,博学多才,善书,曾参与预修《大明会典》

从小生长在海滨的赵士桢,屡经倭患。因倭寇袭扰,赵家损失惨重,甚至连仆人也在一次劫掠中被掳去。因此,他深知百姓遭受蹂躏的痛苦,对国家前途极为关心,平时注意阅读军事及火器技术方面的书籍,留心访求神器,向《火攻大全》的作者请教,还同在抗倭作战中屡立战功的多位将领“朝夕讲求”,频频研讨,了解明代前期使用火器的情况,又重视吸收外来火器科技之长处。

万历二十四年(1596),赵士桢在温州老乡、游击将军陈寅之处,见到外国传入的火绳枪,便下工夫探讨它的优越性。随后去拜访因进贡而留居北京的鲁迷国掌管火器的官员朵思麻,又见到朵思麻收藏的噜密铳,并详细学习了该铳的制造和使用方法。噜密铳是从鲁迷国传入中国的一种火绳枪。噜密(Rum),《明史·西域四》写作鲁密,是当时奥斯曼帝国的领土,在今土耳其境内。由于他努力搜访,锐意钻研,积累了十分丰富的资料和研制火器经验。经过精心研究后,先是创制成掣电铳和迅雷铳,在万历二十六年(1598)进献朝廷,请求扩大制造。此后,他历经艰难困苦,甚至不惜自解私曩,散金结客,鸠工制造,先后研制成各具特色的火绳枪等多种,研制成其他火器与战车多种。

迅雷铳,一种5管火绳枪,为赵士桢的代表性制品

迅雷铳为赵士桢的代表性制品。这是一种5管火绳枪,共重10斤,单管长2尺多,形似鸟铳管。5支枪管共用一个“发机”,装填弹药后轮流发射,打放一支,旋转72度,再打放另一支。发射原理上,与现代左轮枪有点相似。铳柄中空,内藏火球1个,待5支枪管轮流射毕后,可点燃火球,喷射火焰灼敌。后一端安放有一个铁枪头,待火球喷射火焰后,可作冷兵器近战刺敌。铳的前部有掩护牌套,备有发射架,堪称设计巧妙、构造新颖,三用5管火绳枪的优越性是明初的5管铳所无法比拟的。

赵士桢《神器谱》约有二百幅插图,此为书中页面之一

赵士桢还创制了构造新颖、作战性能良好的鹰扬车,发展了车铳结合的战术理论,提出车铳结合的战术原则。鹰扬车,车下安放两轮,机轴圆活,左右旋转自如,每车装铳炮36门,士兵10至15人,其中射手2人,装铳手2至6人。由于装铳手多于射手,所以加快了装填弹药的速度,便于射手连续发射。按赵士桢的设计,一个3000人的鹰扬车营,装备战车120辆,车铳兵1200至1600人,约占全营编制总数的40%至60%,其上限已超过戚继光车营编制50%火器手的比例数。这种车营在作战中具有多种作用,如统兵将领善于指挥,士兵技巧熟练,车营便可充分发挥其自卫坚守和进攻杀敌的作用。在《神器谱·车图》篇中,赵士桢绘制了单车在作战时所排列的前冲、后殿、左卫、右卫、左斜冲、右斜冲、左后殿、右后殿等图形,生动形象地再现了当年车铳兵拥车作战的场景。

《神器谱》万历年间刊本,赵士桢手书上版

更为重要的是,赵士桢还善于及时总结自己的成就,使之上升为理论,形成一部内容丰富、图绘真实的火器研制专著《神器谱》。《神器谱》集中反映了赵士桢在各种火器,尤其是火绳枪研制和使用方面所取得的成就。他强调,写作、呈进《神器谱》是为了“张国威”“省国用”,制造神器,目的是“免生灵涂炭之苦”。他的论述是“惟得器可致兵强,兵强斯望国富,国富庶百姓得获休养”他后来重申如采用《神器谱》的建议,可节省费用百余万。赵士桢希望国家“转弱为强”,认为“此器用是国家万世之利”。而“器精在人”要求火器制造部门选用技精艺熟的工匠,制造精利的枪炮。

日本书坊翻刻本《神器谱》,网上可下载阅读

《神器谱》记载了赵士桢的研制成果,有适用于北方的三神镋铳、马上翼虎铳等,有适用于南方的掣电铳、迅雷铳、震叠铳、奇胜铳、旋机铳、步下翼虎铳等,还有南北方都适用的轩辕铳、噜密铳、鹰扬铳、三长铳、锨铳、镢铳等,还有不怕风雨、举放自如的合机铳。

赵士桢还自己手书上版,初刻于万历二十六年(1598),后经增补,重编为五卷本,万历年间再次刊刻。书中有插图约二百幅,绘图来说明各种铳、炮、车,射击姿势,训练阵队。该书的历史价值确实是在其他各种火器类编书籍之上,对明末清初的中国火器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温州大典》2024年影印上海馆藏本《神器谱》

《神器谱》的万历年间刊本,浙江大学、北京大学图书馆等多家有藏。《中国科学技术典籍通汇·技术卷》(1994年版)影印收录。日本文化五年(1808),日本书坊翻刻《神器谱》五卷本,日本国立国会图书馆网站可下载到自家电脑中阅读。1941年,郑振铎辑《玄览堂丛书》,影印《神器谱》二卷。《中国科技典籍选刊》第三辑(2018年版)收入郑诚整理本,首次完整展现明代初刻本及5卷本《神器谱》的面貌。上海图书馆藏初刻本,钤“右史赵士桢氏图书印”朱文长方印、“臣士桢”“士桢”“秘书郎”“东嘉赵士桢印”等多枚印章,似原为赵士桢自家藏书。《温州大典》于2024年10月予以高仿影印,由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出版发行。

大都会博物馆网可见赵士桢题跋的《江村秋晓》(局部)

赵士桢书写件之一,见中华再造善本《程式墨苑》

致力于火器研制的赵士桢,还是一位诗人、书法家。赵士桢曾用篆书为《元赵孟頫管道升尺牍合璧卷》书写引首,又有行草书题跋,钤印“有常吉士”“雁山外史”。赵、管尺牍,原为赵士桢所藏之最爱者,好友南子兴回关西,赵士桢归东瓯,视囊中无物可赠,遂将其送南子兴。美国大都会博物馆藏《江村秋晓》,上有赵士桢题跋,并有“常吉真赏”等多枚印章。从精美无比的明代彩印本、墨印本《程式墨苑》书中,也可见他的墨宝竟然有49页之多。

来源:温州文史馆

原标题:发明神器的明代温州人

编辑:许淑瑞|责任编辑:徐琼峰|监制:黄作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