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 : 文化频道   ->   文化资讯
热剧频频打卡!非遗螺钿又上热搜,洞头这里有不少同款哦
来源:洞头发布来源:2025-03-27 03:54:25

近日,由陈都灵、辛云来领衔主演的古装爱情剧《雁回时》(原名《贵女》)自开播起便连破纪录,成为2025年腾讯视频开播剧集最快破26000的剧集。而开播当晚,#贵女片头 螺钿##雁回时片头片尾是非遗螺钿#就冲上微博热搜,让螺钿又火了一把。

图源丨@墨夫视界、@遗产君

在剧集开头,徐徐展开的木质屏风上,薄如蝉翼的贝母片用流光溢彩的纹样描绘出一幅幅暗藏玄机的人物故事图。不少网友感慨道:“国产剧的片头已经这么卷了?”“近几年来第一个不想快进的片头,太精美了。

打造《雁回时》这个冲上热搜片头的,是墨夫影视总经理兼艺术总监杨旸和他的团队。他说“螺钿文物不仅造型精美,本身也承载着一些故事情节,启发了我们。我们从正片中提炼出了人物的角色特征和各类名场面,并进行了一些设计加工。大家可以看到我们埋的一些小彩蛋。”

有心的观众可能发现了,这不是非遗螺钿艺术第一次出现在影视剧中。《珠帘玉幕》《永夜星河》《似锦》……在近几年的热播古装剧、奇幻剧中,你都能发现螺钿的身影。

有些剧还进行了线下联动,比如《永夜星河》推出了男女主角专属的螺钿小卡,在二手平台上,售价高达4000元。

洞头博物馆中的“同款”

为什么古装剧偏爱用螺钿?

作为浙江省级非遗生产性保护基地,也是国内首家以螺钿漆器为主题的综合性博物馆,在温州洞头的东海贝雕艺术博物馆内,收集了大量宋元明清以及近代螺钿文物,不少还是《雁回时》片头“同款”,譬如元代亭台人物嵌贝小方盒、明代嵌贝小方几、明代竹下贤人赏画嵌入方形盒、明代海棠式丝竹乐器装饰小方几……这些明代文物也符合该剧中故事发生的朝代,随着漆器达到全面发展的黄金时期,螺钿工艺也随之发展。

东海贝雕艺术博物馆副馆长叶晶晶认为,古装剧之所以青睐螺钿,可能与螺钿悠久的历史有关,不同的年代,可以对应螺钿不同的应用方式。

螺钿的起源很早,西周便有了嵌螺细漆器,当时人们常用螺钿绘制兽面、凤鸟等纹案。螺钿被广泛应用于漆器和青铜器,到了唐宋,图案复杂的螺钿出现在了漆器和木器之上,被广泛应用于器物、家具、屏风。等到了元明清,螺钿与漆器的结合更为紧密,华丽的螺钿家具与屏风也成为了宫廷和贵族的重要装饰。

元代亭台人物嵌贝小方盒 图源丨东海贝雕艺术博物馆

明代海棠式丝竹乐器装饰小方几 图源丨东海贝雕艺术博物馆

“唐宋时期,螺钿还是花鸟图案为多。元代之后,螺钿被应用于狩猎图、出游图、省亲图等器物场景装饰之中。”叶晶晶说。

同时,精美华丽的螺钿也非常符合宫廷剧与权谋剧所需要的阶级感。作为最早的奢侈品之一,唐肃宗、宋高宗、明太祖都曾为螺钿颁过“禁奢令”,宋高宗还曾下令焚毁过螺钿器物。有人统计过,在描述宫廷女子生活的《雍亲王题书堂深居图屏》12幅绢画中,至少有7幅出现了螺钿工艺的漆器生活用品,可见当时螺钿制品被王公贵族使用频率之高。

影视剧与洞头非遗艺术结合

在《永夜星河》中,故事的核心道具、主角慕声(丁禹兮饰)的发带,便是由东海贝雕艺术博物馆制作出品。

叶晶晶还记得,当时的制作方被海贝雕艺术博物馆的馆藏所惊艳,她说:“颠覆了对海螺和贝壳在古人生活中运用的想象和认知。”据介绍,剧中除了螺钿发带之外,还有莲花头饰及挂饰,呼应着该剧的主题“莲花,螺钿五彩斑斓的色彩恰好与这部剧的奇幻色彩相符合。

值得一提的是,《永夜星河》中的道具,也是馆里首次将螺钿与丝绸结合的尝试,叶晶晶介绍:“近几年我们一直在研究更先进的技术,螺钿的制作技艺也在不断更新换代,我们采用改良过的软化和黏贴技术,使螺钿能固定在柔软的丝绸饰品上,希望通过更多手段去推广这项非遗。”

《永夜星河》的螺钿发带爆火之后,制作公司联系馆里,限量制作了1000条,作为官方周边发售。在《永夜星河》推出的角色卡片盲盒中,螺钿卡牌作为隐藏款,在二手平台上出售,售价高达4000元。

叶晶晶透露,不少制作方还在找她接洽螺钿的相关合作。“通过和影视剧的合作,更启发了我们和年轻顾客连接的灵感。之后我们也会推出各种各样的非遗礼包,也会将螺钿应用于更多产品之中。”

来源:洞头发布

原标题:热剧频频打卡!非遗螺钿又上热搜,洞头这里有不少同款哦

编辑:许淑瑞|责任编辑:徐琼峰|监制:黄作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