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朋友沉浸式观看话剧《寻梦东瓯》
在温州墨池公园一座容纳两百座的小剧场内,有一个以“本土原创”为旗帜的戏剧空间。从《谁都没有主角光环》到《寻梦东瓯》,一部部扎根城市记忆的原创作品在这里诞生。
为何坚持本土创作?如何在小剧场中孵化出打动人心的故事?带着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ALL in 空间主理人林中乐。
创作升级 设计周边文创产品
ALL in 空间于2024年10月成立,目前为止演出已达数十场。大学毕业的林中乐,于去年到温州经营ALL in 空间小剧场。经营期间,他一次次创新,打破框架,只为让小剧场的演出更贴近自然、更接地气。
在公园里开小剧场,林中乐首先想到的是扎根本土,与本土的话剧团队合作推出贴近生活,能引起共鸣的原创话剧。春节,他与温州籍的知名艺术院校毕业生携手合作,成功推出了沉浸式话剧《谁都没有主角光环》。观众观后反响热烈,纷纷留言表示:“首次观赏沉浸式剧目,以游戏形式融入剧情,颇具新意。”“剧情层次分明,中间运用了网络中的热梗,每一段小故事都能引发思考……”“看一场话剧亲历一场不能NG的人生。也许,你正在忙碌,为了更好的明天;也许,你正在忙碌,享受美好的今天。也许你可以按下‘暂停键’,让自己先歇一歇。”
收到那么多的留言,林中乐就立马想到了将剧本从1.0升级到2.0,1.0版本因洋溢着浓浓的年味而适合春节演出,相比之下,2.0版则在故事层面上更为宽泛,细腻地捕捉了城市中的情感点滴,使观众能在其中找到自己的共鸣。
除了剧本的升级,林中乐还计划精心打造场景,并着手创作一系列与剧目紧密相关的文创产品,涵盖咖啡杯、笔记本、冰箱贴及文具等多种品类。紧抓“文创产品”热潮,吸引更多的年轻人走进小剧场。
林中乐与创作团队不仅升级打造了现代题材的《谁都没有主角光环》,还在深度雕琢一部融合创新艺术形式的历史题材话剧《寻梦东瓯》,这部作品旨在通过沉浸式的视听体验,带领观众穿越时空,感受东瓯文化的深厚底蕴。与他合作的创作团队查阅大量温州历史资料,从各个历史时期的人物事迹、风俗习惯等方面汲取灵感,进一步丰富剧情内容。
林中乐满心期待《寻梦东瓯》的最终呈现,他坚信这部话剧将成为一个有力的文化传播载体,不仅能让温州本地观众更深切地感受家乡历史的厚重,也能吸引外地游客通过这部剧来了解温州的独特魅力。
紧抓热点
让本土故事走向更远
最近,脱口秀很热,ALL in 空间也会紧紧抓住这个热点。目前,以专场的形式,请全国各地脱口秀大咖来小剧场演。“接下来,我们也会推出开放麦,与杭州独麦喜剧文化创意有限责任公司合作开展脱口秀培训课程,培育本土脱口秀人才。”林中乐说,本土演员可以在小剧场里与观众多多交流,多积累一些本土素材。这些素材或将激发下一部剧作的灵感火花。这种“共生共创”的模式,可使剧场真正成为城市情感的容器。
本土编剧、导演的成长需要时间,ALL in 空间也想尝试推出导演、演员扶持计划,与高校、社团合作挖掘年轻创作者,激励他们拓宽视野,深入挖掘本土故事的丰富素材。不仅关注现代都市生活中的点滴,还要深入挖掘那些被岁月尘封的古老传说,将其精心改编成话剧作品,使本土故事的脉络得以延展,内容更加饱满完整。用本土叙事,为城市留住一片有温度的戏剧土壤。
小剧场发展
要“拓展”也要“抱团”
小剧场虽小,却能装下整座城市的文艺范。林中乐表示,2025年他计划通过“拓展”与“抱团”的方式,与墨池公园内的小剧场联盟单位联动,共同举办各类文化活动。
除此之外,他还有着更为长远的规划,那就是与其他城市的小剧场搭建起沟通的桥梁,把温州饱含韵味的本土故事传播出去,被更多人知晓与欣赏。
他还打算通过多样化的渠道,全面地推广ALL in 空间及其创作的各类艺术作品,以吸引更多的观众进入剧场,直接感受本土戏剧的非凡魅力。
□晚报记者 潇瑜/文 受访者/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