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 : 文化频道   ->   原创文化
温州宝妈带着女儿复刻国宝打卡国博
来源:温州网来源:2025-02-21 03:39:06

  九龙九凤冠真品

  陈女士的两个女儿展示九龙九凤冠复制品

  温州网讯 一条“宝藏妈妈”教娃手工制作“凤冠”的亲子视频在朋友圈火了。视频中,一位家长与两个女儿一起用鸡蛋篮子制作一件儿童版的九龙九凤冠,并且一路带到北京打卡了真品所在的中国国家博物馆。昨天,“凤冠”制作者陈女士讲述了这次特别的亲子之旅。

  复刻国宝花了一周时间

  原材料成本总共30多元

  陈女士一家钟爱国潮文创,每去一个城市旅游,博物馆是个必打卡点。大女儿今年9岁,在温州市市府路小学上四年级,小女儿6岁上幼儿园大班。过年前,一家人计划去北京旅行,在打卡中国国家博物馆这件事上做了不少准备。

  “我们就是在做攻略的时候了解到九龙九凤冠的,它可以说是一件镇馆之宝,游客想要跟它合影,得排上一个小时左右的队。”陈女士说,在搜索九龙九凤冠的资料时,两个孩子都说凤冠漂亮,于是有了复刻凤冠的想法。

  找到废弃的鸡蛋篮子、绿色废布料、塑料珍珠、扭扭棒、热熔胶,去北京前的一周,母女三人一起开始动手制作。“大女儿负责制作‘龙’的扭扭棒造型,小女儿帮忙串珠子,原版的凤冠上有宝石115块,珍珠4414颗,我们用几百颗塑料珍珠和热熔胶代替。”陈女士说,为了培养孩子们变废为宝的意识,她特地找了一个和凤冠体积相近的鸡蛋篮子,扎成帽胎。塑料珍珠和其他材料也是之前做手工作品剩下的,所有的材料费用加起来30多元。

  复刻九龙九凤冠最大的难度在制作“九龙”“九凤”上。因为真品的“九龙”“九凤”栩栩如生,隔着图片都能感受到厚重的历史感。于是,她用绒毛包铁丝的扭扭棒做出9对“龙”“凤”雏形,再用铜丝、热熔胶等材料加以装饰,整整花了一周时间,终于赶在出发前完成了。

  “我以前也有带孩子们做手工,做文博文创还是第一次,我拍视频记录下了愉快的亲子瞬间。”陈女士说,此前她曾和孩子一起用开心果果壳做了龙图案,孩子们也慢慢对手工制作产生了兴趣。

  陈女士带着两个女儿一起做手工

  打卡国家博物馆

  “凤冠”被当成工艺品不准入内

  陈女士还网购了一件儿童宫廷服装,凑齐了“凤冠霞帔”,踏上了她们的文博之旅。“本来想戴着‘凤冠’去和真凤冠合影,没想到进不了国家博物馆大门。”陈女士说,因为进馆需要过安检,安检人员认为她们制作的凤冠太像工艺品,根据博物馆相关规定不能带入。最后,她们只能把手工凤冠寄存在馆外。

  虽有遗憾,但陈女士还是带两个孩子顺利地见到了真正的九龙九凤冠,并了解了它的历史。原来,九龙九凤冠是明孝端皇后的凤冠,是1957年10月20日在北京明定陵地宫出土的,冠高27厘米,重达2320克。陈女士说,在博物馆里,孩子们了解到了更多关于凤冠的历史知识,许多在家里提出的疑问也在这里找到了答案。

  走出博物馆,陈女士一家带着手工凤冠去天坛拍照,孩子穿上“凤冠霞帔”,在人群中赚足回头率。旅行结束返回家中,陈女士剪出一期视频发在私人视频号上,没想到被许多网友点赞,还有人咨询她制作凤冠的步骤方法。

  “这样的旅行对孩子来说很有记忆点,下次我们还想继续做一些手工文创,弄一个家庭博物馆,制作温州特色的手工文创,打卡温州的景点,推荐家乡文化。”结束采访后,陈女士给记者分享了她带女儿打卡浙江博物馆、湖北博物馆、三星堆博物馆等博物馆的照片,还展示了曾经制作的许多手工作品。陈女士说,她准备把两个孩子培养成考古“小迷妹”。

  来源:温州都市报

  原标题:温州宝妈带着女儿复刻国宝打卡国博

  记者:金晖

  受访者陈女士供图

编辑:许淑瑞|责任编辑:徐琼峰|监制:黄作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