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 : 文化频道   ->   原创文化
一桥一礼与世界相望相连
来源:温州宣传来源:2024-12-10 01:28:30

  上周,两则好消息接踵而至。

  12月4日,“春节”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而文成刘氏家族“祭祖活动(太公祭春祭)”,作为春节宗族祭祖活动代表性社区之一也列入其中,成为这一新增人类非遗的重要组成部分。

  12月5日,“中国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等3个项目,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9届常会上评审通过,由《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转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开创了中国名录转换的先河。这意味着温州泰顺廊桥传统营造技艺从濒危迈向复兴。

  一个属于温州的独特仪式,一个属于温州的造桥技艺,这两项非遗的成功入选,不仅是温州的骄傲,也是中国文化迈向世界的重要一步。

  图源:温州发布

  一

  一座桥的最直接功能是连接两地,缩短距离。

  有人说,文化的发展与传承,不是文化因子之间单纯的“传”或“递”。本质在于各种文化基因的累积和裂变,在于活态传承的诸多方式相互协调、相互配合与相互作用,从而使文化具有流动性、延续性和再生性。

  这个过程就像一座桥,在建造与使用中连接过去与未来。

  在泰顺,廊桥基本建在村口,农人从此经过挑着扁担去劳作;若是远方来客,远方故人回归,廊桥也是必经之处。自古以来,人们对桥的想象便复杂而深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它既有归乡的温暖,也藏着漂泊的苦涩,五味杂陈。

  北涧桥 林宗义 摄 

  木拱廊桥,被称为我国古代木构桥梁的“活化石”。现存古廊桥主要分布在浙西南的泰顺及福建的寿宁、屏南等为主的山区县市。其中,泰顺独占鳌头,境内保存完好的古廊桥多达32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占15座,结构多样,历史悠久,堪称一绝。

  2009年,闽浙两省联合申报“中国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2年11月,国家文物局更新《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泰顺等闽浙七县“打包”申遗的木拱廊桥进入预备名单。该项目由浙闽两省联合申报,审报地区包括浙江泰顺、庆元、景宁,福建寿宁、周宁、屏南、政和,一共七县。其主要代表是泰顺县的董直机、屏南县的黄春才、寿宁县的郑多金。

  自此,被冠以“世界”之名的泰顺廊桥,开始走向更广阔的天地。

  2013年,第四届中国·泰顺廊桥文化旅游节上,建于康熙年间(1674年)泰顺北涧桥与美国俄亥俄州普雷布尔县罗伯特廊桥牵手,缔结成为姐妹桥。

  2017年10月,位于台湾南投县集集镇清水溪上的“泰顺廊桥”开工。该廊桥廓屋总长43.5米,廊屋一层、两端桥亭重檐,中间桥亭三层檐,是以泰顺西旸廊桥为模版的“姐妹桥”。由泰顺县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省级传承人曾家快率团队,历时16个月完成建造。整座廊桥以木拱结构为主,桥身以榫卯结构搭建,没有一根铁钉,完全采用中国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施工建设。

  2022年,随着“廊桥出海——肯恩双子桥”项目的启动,美国肯恩大学等获赠木拱廊桥模型,随后多个国家友好城市捐赠廊桥模型,向世界传播廊桥非遗文化。

  自2009年以来,泰顺已经举办了9届廊桥文化旅游节、8届中国廊桥国际学术研讨会,并且多次举办中国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传承保护研讨活动,多渠道开展宣推,丰富廊桥文化内涵,提升遗产项目可见度。

  第九届泰顺廊桥文化旅游节启动仪式  图源:泰顺发布

  文兴桥、文重桥、永定桥、霞光桥、毓文桥......泰顺建桥有讲究,取名也大有深意,或取意文脉绵长,或祝愿永恒安定,当行走桥上,脚下的路与心中的愿景在此刻相连。

  二

  据统计,目前全球约有五分之一人口以各种方式庆祝春节。在南半球的夏天,人们穿着短袖,吃着烧烤欢度春节;在北极圈的极夜中,大家围坐在火炉旁共叙团圆。无论国籍、肤色还是文化,在那一刻,共庆春节仿佛让地理的隔阂消失无踪。春节,已成为全世界华人的共同文化记忆。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的文件,此次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春节”包括三部分,其中第二部分的“宗族祭祖活动”涵盖了文成县刘氏家族的“太公祭(春祭)”。

  刘基,字伯温,明朝开国元勋,官至御史中丞兼太史令,谥号文成,既是政治家、军事家,又是文学家。

  他的诞辰农历六月十五日被瓯越百姓视为重要节日,无论刘姓或他姓,皆参与“太公祭”。“太公祭”始于明洪武九年,至正德九年形成春秋二祭(正月初一为春祭,六月十五为秋祭),并逐步成为定制延续至今。

  除夕前一天,主祭者在家完成“起马祭”后,将刘伯温木主送入刘基庙。随后,身着明式服饰的巡游队伍沿南田镇巡游,沿途乡亲燃放鞭炮,热闹非凡。

  除夕辰时,主祭者与赞礼生、执事人员前往追远祠祭拜太公及上七祖,祈求庇佑。大年初一,正式祭典开始,主祭人员依次进行瘞毛血、盥洗、参神、降神、读祝、初献、亚献、三献等三拜九叩古礼,庄重肃穆。夜晚还有舞龙、渔灯、花灯、戏曲等文艺表演。

  大年初一祭祀祖先  图源:文成发布

  然而,单一的祭祀活动仅持续几天,如何延展其文化内涵?十多年前,《温州日报》一篇报道中,一位刘基第二十二代孙提到,除了每年的“太公祭”,刘基故里缺乏与伯温文化相关的深度体验。这一评价道出了文成“伯温文化游”的尴尬——到了文成只看南田,到了南田只看一座庙,文化与地方发展似有脱节。

  好在近些年来,文成将“太公祭”与刘伯温文化节、诞辰纪念、文化旅游节等活动结合,设立文成县伯温文化研究会,启动伯温文化全球推广工程,在敬仰先贤中探索多维度传承,逐步弥合文化与地方的距离。

  图源:文成发布

  三

  泰顺廊桥传统营造技艺本次入选的意义,尤在于因保护得当,从“急需保护”转入“代表作名录”。

  保护意味着小心谨慎,一旦松懈,就可能导致不可挽回的损失。2016年9月,受台风影响,泰顺三座“国保”级廊桥被暴涨的洪水冲垮,不到一周的时间,三座古桥原木构件的90%就被找回。2023年,《廊桥保护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出台。多年如一日,由上至下的持续保护,换来了廊桥的恢复与传承。

  春节作为每个华人都必过的节日,为什么它值得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呢?春节的变化历程正是如此:从一个地方性的节庆,逐渐发展成国际公认的文化遗产,看似两条不同的路径,实则殊途同归。

  到了2025年,我们将迎来第一个“人类非遗版”的春节。如今,许多国家和地区已将春节定为法定假日,2023年12月,联合国更是宣布春节为联合国假日。可以说,过好春节的条件已经具备,那么如何让“年味”更足?

  所谓“年味”,在某种程度上就是一种仪式感,它通过各种传统活动得以体现。年轻人可以从一些简单的事情做起,例如亲手熬一碗腊八粥,去菜场、超市采买年货,或者发一条新年祝福信息,这些行为都能让我们产生更多体验感。

  特别是明年起,除夕成为法定节假日,相信我们会有更多的时间与耐心,去过好这个年。

  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阿祖莱所指出:“尊重遗产并不仅仅意味着当下的保护,还在于让其为后代所了解。这要求保证年轻一代能够正确传承遗产,为其自豪,并赋予其新生。”

  泰顺本土非遗传承人采用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建设的如意桥  图源:泰顺发布

  还有一种遗憾,失去以后才懂得珍惜。不是突然懂得了珍惜,而是面对损失、代价和关联性影响时,才猛然意识到它们的不可或缺。如今,许多非遗项目仍处于“濒危”状态,保护工作远未完成。或许,我们可以从一座桥、一项技艺、一场节庆开始,给这些“老祖宗的智慧”一个重新认识的机会。

  来源:温州宣传

  原标题:一桥一礼与世界相望相连

  作者:潘圆

编辑:许淑瑞|责任编辑:徐琼峰|监制:黄作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