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 : 文化频道   ->   文化人物
“老农民”教我当好记者 ——追记新闻界老前辈郑梦熊
来源:温州日报来源:2024-11-24 08:27:24

  1997年本文作者与郑梦熊(左)在北京合影。

  陈赛宽

  新华社播发中国新闻界“老农民”郑梦熊于10月16日在杭州走完人生之路,叫我历历回忆与他的交往。

  郑老出生年份、参加工作年份与家父较为接近。两年前的一个冬日,家父也是九十晋一离开人间,因此他称得上是我的父辈。

  1994年10月,本人凭借扎实的新闻专业功底进入县级纸质媒体,从群众工作部到政治经济部,没有忘记新闻界“老农民”郑老的谆谆教导。

  我与郑老谋面三次。首次在省内。1996年,人民日报社记者部在温州举办地方新闻采编培训班,来自全国各地近百名新闻工作者参加为期一周的学习培训,郑老作为人民日报社副社长、副总编,亲自给学员授课,要求大家增强政治意识、责任意识,作文、做人“一个样”。趁着讲课空隙,他应邀在笔者笔记本上郑重题签——“学习、深入,当优秀记者!”郑梦熊外号“老农民”,当了一辈子记者,这九个字的题词何尝不是他的经验之谈和真实写照?!

  第二次与郑老相遇是在京城。当时郑老调任中国记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由中国记协指导的经济新闻报道研讨班开班。在为期一周里,包括中央电视台经济部、人民日报、经济日报的骨干采编人员与来自部分省、区的青年记者面对面传经。郑老也愉快地与大家见面,授课,并与大家合影留念。第三次与郑老见面应是1997年香港回归前夕,在北京东交民巷的中国记协大楼内,笔者以大老乡之名拜见了郑老。

  北京、新华通讯社、人民日报,是记者朝圣之地。几十年间,笔者一直陆续不断穿梭其间,多为参加一些“中”字号组织举办的年会、研讨会。考虑到郑老年事已高,就不便多打扰他。

  上月中旬和本月月初,本人先后三次赴省城杭州参加学术活动或庆典活动,10月15日还风尘仆仆赶赴杭州,参加第二天的公务活动。想不到10月16日,也就是本人离杭的当天,郑老已经“远离”我们而去。

  与郑老的三次会面,尤其对笔者的题签勉励,一直激励着笔者学习、深入。在新闻工作岗位上,本人也一直践行学习、学习、再学习,深入、深入、再深入,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认认真真,兢兢业业,用勤奋和敏感书写了一系列新闻报道,特别是来自农村第一线的报道,偶尔也捧得温州市、浙江省和国家级新闻奖项,成了当地小有名气的“党报记者”。在记者笔下的采访对象中,更多的是地地道道的老农民,有省市党代表、劳动模范、“浙江儿女”,有温州市政协委员,等等,可以说,文章“成就”了新闻人物,新闻人物也“成就”了文章。

编辑: 沈睿|责任编辑:徐琼峰|监制:黄作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