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 : 文化频道   ->   文化人物
王十朋与木待问 南宋温州两位状元的交往
来源:温州日报来源:2024-06-08 10:22:17

  纪念王十朋与木待问的王木亭。 南航 摄

  赵顺招

  王十朋(1112-1171),字龟龄,号梅溪,乐清左原(今乐清市淡溪镇梅溪村)人。木待问(1140—1211),字蕴之,号抱经居士,温州人,居城区问政坊后巷(今七枫巷),乾道六年(1170)自郡城回迁枫林居住。

  王十朋长木待问28岁,两人相隔6年先后中状元。隆兴元年(1163),木待问应礼部试,为“省元”(第一名)。因为这年恰逢孝宗皇帝在守制,罢殿试,木待问以省元为状元及第。金榜题名的同时,木待问的才学还得到主考官洪遵(饶州鄱阳人)的赏识,将他招为女婿。木待问中状元时年仅23岁,是温州最年轻的文状元。南宋49名状元中,比他更年轻的只有18岁的汪应辰、22岁的张孝祥。

  木待问状元及第后,恩荣省亲,大宴宾朋。时王十朋在京城临安任起居舍人兼侍讲,接到木待问的邀请书后,没时间赴宴,酬《答木状元(待问)》表示祝贺:

  “窃以君子六千人,定霸咸期于一战;扶摇九万里,冲天遂冠于群飞。真国士之无双,诚后生之可畏。大名藉甚,与论翕然。状元气禀东嘉,心潜西洛。探洁静精微之旨,工雄深雅健之文。早蜚泮水之声,巍拾计台之荐。夺魁兰省,赐第枫宸。衔锦标而归,事端同于卢肇;成赤壁之捷,年正类于周郎。振赋海之名家,符涨沙之胜地。极书生之荣而还故里,尽人子之乐而奉双亲。水绿莲红,姑暂游于侯幕;冰清玉润,行同集于凤池。蔚为邦国之光,奚止乡闾之庆。某齑盐旧业,桑梓陈人,滥陪鸾鹄之班,亲睹鲲鹏之化。世当汉武而异人辈出,非遇时焉致此乎,才殊灵运而作佛在先,然其年不可及矣!科第既以慁子,富贵行将逼人。愿不负于君亲,当相期于远大”。

  王十朋称赞木待问在六千名考生中脱颖而出,“真国士之无双,诚后生之可畏”,像三国时周瑜年纪轻轻就取得了赤壁大战的胜利,并希望“愿不负于君亲,当相期于远大。”

  木待问状元及第后,授签平江军节度判官、洪州府(今江西南昌)通判,校书郎兼国史院编修官、实录院检讨官、著作佐郎、著作郎、起居舍人、中书舍人、太子詹事等职,后相继出知太平州、宁国府、湖州、婺州、福州,焕章阁、显谟阁待制,礼部尚书,嘉定四年(1212)卒于任上,赠少师,谥“文简”。

  隆兴二年(1164),孝宗皇帝除王十朋为集英殿修撰,起知饶州,七月三日王十朋至州治鄱阳任职。十月底,时任平江军签判的木待问到鄱阳探视岳父洪遵,然后前往郡署拜访王十朋,十朋作《木蕴之即席和文字韵诗,酬以二绝》:“少年才气已超群,场屋能摛锦绣文。糠粃在前真有愧,春风得意岂如君。”“回头遥念旧时群,把酒欣论坐上文。臭味聊将比兄弟,大冯君和小冯君。”

  木待问天资聪颖,博览群书,诗文俱佳且工于书法,王十朋称赞他“少年才气已超群,场屋能摛锦绣文”。自谦地说自己无才而及第在前,自觉有愧;木待问年纪轻轻而及第,春风得意。大冯君和小冯君是指西汉冯野王和冯立两兄弟,两人清廉公正,治绩优良,深受百姓爱戴。王十朋用大小冯君比喻自己和木待问的关系,一是表明两人志趣相同,亲如兄弟;二是希望自己和木待问也要像大小冯君一样,为官时为百姓做实事。

  乾道元年(1165)二月一日,王十朋与木待问、洪州副职王秬(字嘉叟)一起造访洪迈(洪遵的弟弟,字景卢)别墅,作《二月朔日,同嘉叟、蕴之访景卢别墅,用郡圃栽花韵即席唱和》诗二首:“鄱水芝山四望赊,雨余风物倍光华。名园种果仍修果,妙手栽花似判花。行见晋公开绿野,聊从子美酌流霞。坐间宾主皆人杰,我质如蓬赖倚麻。”“野处名园境界赊,夷坚博物似张华。参天先种柳州柳,照眼兼看花县花。即席赋诗袍夺锦,论文对酒脸生霞。自惭衰病陪行乐,策杖登城脚欲麻。”

  第一首诗说,洪迈别墅里都是名花名果,并赞美洪迈种花技术高超。借用唐朝宰相兼节度使裴度晚年为避宦官当政,退居东都洛阳,建别墅“绿野堂”,种万株花草,以及杜甫与朋友开怀畅饮的典故,形容当日宴席上热闹非凡。十朋说今天我有幸与各位名士一起饮酒赋诗弹琴,坐中都是人杰,自谦说只有自己如蓬蒿和麻草。

  第二首诗中,“夷坚博物似张华”夸奖洪迈编纂的《夷坚志》似西晋时期政治家、文学家、藏书家张华编纂的中国第一部博物学著作《博物志》。诗中自注:“园与县圃为邻。”所以说从洪迈的别墅里可以看见县圃的花。将宋之问在武则天的宴会上因诗做得特别好,以至武则天把已送给别人的锦袍收回来赏给他的典故入诗,说大家兴高采烈地饮酒,满脸红光,争着论文赋诗,个个文才出众,自惭身体不好陪大家行乐,拄杖登城脚发麻。

  乾道二年(1166),温州因台风引发严重水灾,《宋史》记载“八月丁亥(十七日),温州大风,驾海潮,杀人覆舟,坏庐舍。”民间有“乾道二年发大水,水漫温州城门柱”的谚语,大水淹没了整个温州城,百姓流离失所。永嘉学派代表人物郑伯熊时任国子监丞,他向温籍官员发起联合向朝廷奏请赈恤的倡议。

  民间传说,王十朋和木待问积极响应,联名具疏向朝廷请求赈济温州灾民,终获救灾物资及减免税赋等政策。乡人为感恩,集资建造了王木亭以纪念,该亭原址在雁池北岸,四顾桥西端,后移至今蝉街温八中门口。清代丁立诚写有一首《王木亭》诗云:“王木尔何神,夏松殷柏例。我思蓟门道,卧地受人祭。”

编辑:贾敏|责任编辑:徐琼峰|监制:黄作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