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 : 文化频道   ->   原创文化
温籍先贤信札 陈准的“不朽之业”
来源:温州日报来源:2024-03-20 10:28:02

  瑞安陈准故居。

  王献唐

  陈准

  陈准致王献唐信。

  上海中国仿古印书局温处分局开给山东省立图书馆的发票。

  林良爽

  瑞安名士陈准有多封致山东王献唐的信札。这些信札让我们了解到民国时期一位瑞安青年人与一位大家宿儒的交往,揭开民国瑞安出版家传奇般却鲜为人知的故事。选录其中一通:

  献唐先生道鉴:

  《石经校录》共三十五版,已印完,另邮寄上,请查收示复为荷。全书重印几版,请检出,以便代印,决不计价。另附发票一纸,共计洋壹佰五十元左右,以便贵馆报销也。拙刊《方校注字鉴》及《宋韩蕲王碑》《章实斋方志论文集》《说文》等,如先生向发启人捐募津贴费者,请示下人数,拟各以拙刊为酬也。其余关于四川茹古堂及山东书局推销者,亦望示下部数,以便寄上不悮。鄙意因《山左遗书》为数颇巨(约以万计),因先生代向各方捐募,不得不以拙刊为谢,如送到一百余部亦无妨,弟但求《遗书》印完为快也。《提要》深望早日寄来,以便印成小册分发各省,并印广告一万页交邮局互送,急《提要》到,一同分发耳。

  此请,公安

  弟陈准顿首 十二月九日

  该信还附有上海中国仿古印书局温处分局开给山东省立图书馆的发票,文字曰:“发奉《汉魏石经校录》共叁拾五版,排工每版贰元贰角,共七十七元;印工每版三角,共拾元零五分;三开粉连纸二件,计大洋六拾贰元。共结大洋壹百四拾玖元整。邮费不计。”

  陈准(1902—1942),字绳夫,也作绳甫,也字抱殷,斋名湫漻斋。瑞安城关人,中医名家、中国第一所新式中医学堂——利济医学堂创办人之一陈葆善之子。曾任瑞安县图书馆通俗部主任、中山图书馆学部主任,瑞安教育会干事长、上海中国仿古印书局编辑部主任、瑞安民众教育馆助理、图书馆协会执行委员,兼任县立民众夜校教师,中国考古学社社员、中华图书馆协会会员。1934年,与林庆云共同联络温属各县名士创办“瓯风社”,任副理事长;创办瑞安仿古印书局(暨上海中国仿古印书局温处分局),出版《瓯风》等大批书籍,工金石、目录版本与出版,全国各地名流名家慕其名,交流探讨出版书籍事宜。陈准以书为媒,走出瑞安、浙江,走向全国,打响那个时代瑞安出版的品牌。年轻的陈准也就以书结识了王献唐先生,开启了一段与名家宿儒的美好交往时光。

  王献唐(1896—1960),中国现代杰出的历史学家、金石考古学家、文献学家、收藏家,山东日照人。曾先后任编辑、记者、山东省立图书馆馆长、中央国史馆副总纂修;新中国成立后,任山东省文管会副主任、北京故宫博物院铜器研究员等。王献唐先生是一代国学宗师,一生涉猎历史、考古、金石、文字、音韵、训话、版本、目录等多种学科领域,均卓有建树。他于诗、书、画、印等传统才艺亦功力深厚,可谓无学不涉,涉无不精。

  陈准致王献唐留存的信函是在1932年至1937年之间。这段时间,王献唐正好担任山东省立图书馆馆长。1929年,王献唐应山东省教育厅厅长何思源之邀来济南,担任馆长。而此时,陈准的出版声名远扬,以“陈氏湫漻斋”和“瑞安仿古印书局”出版了一批有影响的书籍、刊物,如方成珪的《韩文笺正》、孙诒让的《温州古甓记》、《北京中华图协会季刊》等。远在山东济南的王献唐把书交给瑞安陈准刻印也就不奇怪了。

  这封信写于1934年12月9日。信中提及的《山左遗书》是指《山左先哲遗书》。1933年,王献唐委托陈准以瑞安仿古书局名义印行《山左先哲遗书》。全书原计划出版四编十七种,后因编印“数颇巨”,加上陈准自身的经济困难,再有“七七”事变爆发,只编印《古今字诂疏证》(1934)、《佛金山馆秦汉碑跋》(1935)、《南涧先生易箦记》(1935)、《雪泥屋遗书目录》(1935)4册而被迫中断。陈准还为王献唐出版了《汉魏石经残字校录》(1934)、《山左先哲遗书提要》(1935)等书。陈准与王献唐从来没有谋过面,只是书信来往,但王先生能把重要书籍交给陈准刻印,足见对陈准的高度的认可和信任。

  陈准在目录版本、校勘等方面才华受到多方欣赏,章太炎介绍他加入中华图书馆协会,王献唐介绍加入中国考古学社。王献唐还邀请他赴山东任山东图书馆编辑,但因各种原因没有赴任;连中央图书馆长蒋复璁也青睐他,邀请他去担任善本图书管理一职,因兵荒马乱最后也没有去成。

  三句不离本行。这封信函,陈准谈及的都是书籍出版的相关事宜,从中感受他对刻印《山左先哲遗书》一书的迫切心情,可惜最终未能完成,成为终生憾事。陈准为什么不遗余力地,甚至倾家荡产来做出版这件事?“自揣德业学问,何足以传后世,爰喜张文襄之言,以刻书为求不朽之业,而余刻书之念自此始矣。”(陈准《绳甫所刻书小记》1939年),他把刻印书籍作为毕生的“不朽之业”。

  “古来英才多薄命”,更可惜的是,陈准英年早逝,年仅四十一岁,但他短短的一生,以己之力为后世留下大量的古籍,真的为社会做了“不朽之业”,可谓功德无量。

编辑:许淑瑞|责任编辑:徐琼峰|监制:黄作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