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 : 文化频道   ->   原创文化
朔门古港出土的宋军用水壶
来源:温州日报来源:2024-03-20 10:24:32

  朔门古港出土的瓯窑,中图为韩瓶。

  刘秋来

  我市朔门古港遗址发掘再次证实宋时温州“一片繁荣海上头”的景象,从温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提供、新华社发布的一组瓷器看,个个精美,特别是有一款淡褐色双系瓯窑瓶,应该就是韩瓶,令人不得不想起88年前《浙瓯日报》一则冰点新闻。

  民国25年(1936)5月25日,《浙瓯日报》刊登了一则温州百里坊掘出若干宋代军用汲水瓷器的消息。该消息称:“北埠海坛镇镇长唐伯寅,因时将入夏,恐天旱不易取水。为未雨绸缪计,将自住百里坊老屋后荒坦一片,雇工掘井,以供饮料。昨掘至一丈余深,突然发现古物,当时工人未尽留意,掘废古瓷甚多。唐镇长得讯后,即亲往监工,结果掘得军用瓷器汲水瓶数只……”经考古学家鉴定,均为宋代军用水壶,又称韩瓶。

  韩瓶,外形瘦长,小口,鼓腹,平底,有双系、四系、无系等样式,大多高19厘米,最突出处直径为10厘米,瓶口径6.3厘米。江苏《溧阳县志》记载:“在溧阳社渚镇,韩世忠曾筑窑场48座,用来制作早期的军用水壶和地雷装置,生产之瓶即韩瓶。”

  韩瓶,为韩世忠军队士兵携带之军用汲水瓷器(军用水壶),故以韩世忠之姓命名,流行于南宋。2002年,江苏镇江市丹徒镇发现宋代石室墓,出土了韩瓶及数枚石弹。墓主为南宋抗金将领岳超,曾随韩世忠抗金,因病去世,死后封清远军节度使。从而证实,韩瓶为韩家军汲水容器,及与韩世忠的关系。

  韩瓶为北宋“天威军官瓶”发展而来。20世纪初,河北井陉县出土“天威军官瓶”,褐釉,形状细长,瓶高35厘米—45厘米,瓷釉粗糙,瓶肩刻铭文—“天威军官瓶”五字。《井陉县志》记载:宋置北平、天威二军,天威军驻地为河北井陉。井陉地处山区,年降雨量少,雨水多集中在春夏之交,平时用水困难,故“天威军官瓶”乃储水瓷器。南京大学考古文物系高群遥比对“天威军官瓶”和韩瓶造型时认为:“天威军官瓶”瓶口小,形体大,适合降水不均的太行山地带大量储存用水,供长期驻扎军队取用。而韩瓶瓶口粗大,瓶身有系,便于水源丰富南方地区随时汲水取用。这种差异,符合宋军南撤后,对军用水壶改造之需要。

  与韩瓶有关的最早文字记录,见于民国史学家邓之诚《骨董琐记》:“康熙丁亥,有渔人掘得瓷罂数百……或为韩瓶也,韩蓟王所遗,得者遂珍之。”据《江阴县志》《常昭合志》记载:建炎三年(1129),金兀术南侵,刘光世、韩世忠驻军今江阴至常熟福山一线,故韩瓶在张家港市庆安、马嘶桥、韩墩及凤凰镇部分地段沿江一带古河道、古井时有发现,与韩世忠驻军线路基本一致。1977年,上海西郊嘉定区封滨镇出土一批韩瓶,证实了上述发现于古河道、古井的韩瓶与驻军密切关系。

  不过,泰州百姓管韩瓶叫“岳瓶”,认为是岳家军之军用水壶,因岳飞曾在泰州抗金。清海陵学者夏荃之《退庵笔记》即支持此称谓,曰:“泰南门柴墟坝桥皆岳鄂王与金人战处,今瓶多出自南郊田野中,他处亡有,其为王军酒器无疑,当称为岳瓶。”

  以上述资料来看,抛开称谓,至少表明二点:一、韩瓶或岳瓶乃南宋军队士兵随身携带之军用水壶,主要功能用来盛水,偶尔也用之装酒(允许士兵带酒);二、韩瓶在古河道、古井及古战场等处发现,与军队活动有某种必然联系。

  旧时,温州百里坊有流向平阳屿的百里长河。而民国百里坊出土的宋军用水壶,正处在百里坊古河道位置,结合出土于古河道、古井韩瓶(军用水壶)与驻军有关推论,百里坊出土宋军用水壶,是否是南宋末温州籍丞相陈宜中拥二王来温,勤王士兵遗落军用水壶?

  值得注意的是,军用水壶(韩瓶)是军队士兵行军打仗时备水容器。两宋时,军用水壶多为陶瓷所制。瓷器在汲水或背负过程中,极易破损或丢失,需经常更新。彼时,烧制军用水壶(韩瓶)等战时军用品,除偶尔士兵自制外,大多由各地窑场负责。如在湖州凡石桥出土的韩瓶上面刻有“官”字,这说明它们为军队之定制品。有趣的是,2003年温州县后巷也出土宋代韩瓶,四系,青中带灰,有两处剥釉现象,高约25厘米,底径8.5厘米、口径8.8厘米,会不会出自瓯窑?

  1275年,元军逼近临安,陈宜中临危受命,以右丞相兼枢密使身份,都督诸路兵马,采取措施,稳定朝局。不久奉太皇太后密旨拥二王来温,同陆秀夫等在江心屿龙翔寺(今革命历史纪念馆),共商抗元大计,以图恢复,奉益王赵昰为天下兵马都元帅,广王赵昺为天下兵马副都元帅,以龙翔寺为元帅府,向天下发布勤王檄文。此时,所有政令均由陈宜中主导,由元帅府发出。

  但江心屿孤悬江上,生活十分不便,军用物资、生活用品、粮食等均需民兵运输进去。此时二王除禁军外,尚有淮兵一万,军队15万,民兵30万,陈宜中为了二王安全,以江心屿为中心,在江面及瓯江两岸布置驻扎军队,其中瓯南温州城内,近城北埠的百里坊河沿岸,成了驻军首选驻地。

  瓯北驻军有关事宜,陈宜中交给陈虞之协调。陈虞之,永嘉芙蓉村人,咸淳元年(1265)进士,以忠义自许。后来文天祥来温,特地去函陈虞之,来江心寺共商抗元大计。不久,府城被围,陈虞之率乡人千余,在瓯北绿嶂洋抵抗,寡不敌众退守芙蓉崖,后跳崖殉国。

  他起用蔡起辛,委任他为海上市舶使,将调拨船只、运输物资等船舶有关之事交他督办。蔡起辛,平阳县归仁乡四十都章峰(今泰顺仕阳镇雪溪富头村)人。南宋景定三年(1262)武科状元,武艺高强,博通经史,深谙兵法。

  他与文天祥相约一起抗元,陈宜中给文天祥回信曰:“恢复之志,报国之忱,正未曾一刻去诸怀也。昨闻足下自镇江亡入真州,由通州浮海至敝邑。其矢心王室,备历艰苦,可谓极人臣之变矣。宜中幸今病稍愈,纠集乡兵,十日内,议与足下会师于江口。此所谓背水一战正在今日,成败利钝非所计也。”(《文相公天祥书》)

  他拍卖官田产用来“赡军”,再以酒务(归军队管理)添补军用,解决军费及日常开支。在陈宜中主导下,温州成为仁人志士向往的抗元基地。

  1276年4月,陈宜中等拥二王从温州港出发,经“海上丝路”过福州、泉州、潮州、广州,十字门战争后,陈宜中以枢密使兼左丞相的身份,代表“海上行朝”到占城(今越南中部)借兵。这比1295年周达观出使真腊早了19年。

编辑:许淑瑞|责任编辑:徐琼峰|监制:黄作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