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 : 文化频道   ->   文艺生活
不是长须谢灵运?
来源:温州日报来源:2024-02-11 09:30:21

温州博物馆藏明成化摹宋庆元《谢康乐像》纸本拓片。

  方长山  

  史载谢灵运有一部好胡须,究竟长得如何?后人颇有图画可为参详。

  一种形象主要集中于李公麟风格的《莲社图》《白莲社图》中。宋人佚名、赵孟頫、文征明与潘朋、仇英、石涛等多有仿本,不过形制、背景或有调整。该类图中谢灵运“挈经乘马”或者与僧人路中会谈,鬓发髭须分明,须尺余及于颔下。

  另有一类颇为夸张,如元佚名画《谢灵运行吟图》(纸本设色,1360年),眉长如拂尘,长须及于脚背,足着谢公屐。明释文定画《晋康乐公灵运像》(纸本设色,1384年)近似之,身后增加了凳子。清光绪修《江苏毗陵谢氏宗谱》版刻《谢灵运侧身像》亦相近而为半身,改为赤膊,体毛倒竖,近似猿人。三者体态相同,左手略抬指示,右手持卷书,面部右向,皆为七分脸,故知明清画仿自元画而略作增改。

  第三种画像大多数胡须过胸腹,如温州博物馆藏明成化丁酉摹宋庆元丁巳王焕章刻《谢康乐像》(纸本拓片,1435年,该像有朱墨拓二本,原石毁于1966年),明万历间《三才图会》版刻《谢灵运像》,道光十年《古圣贤像传略》版刻《谢灵运半身像》,清上官周《庐山观莲》(纸本设色,中国美术馆藏)等。

  如上可见,人们所能想象的谢灵运的胡须有三种长短,一种长到颔下,一种到胸腹,一种到脚背。早在1961年,沈从文从文物角度考察古人的胡子,认为魏晋南北朝以男子而具妇女柔媚姿态竟为一时美的标准,“总之,这个时代实在不大利于胡子多的人!”现在也有研究进一步证明沈的观点,解释为男宠受宠、宦官势力膨胀以及与少年玄学家的崛起有关,男人以女性化逃避现实政治环境,趋向自恋。王力认为古人没有刮胡子的习俗,何况“髡刑”以刮剃须眉为处罚。

  那么在“阴盛阳衰”的时代,谢灵运为何偏偏蓄须?仅仅是从俗吗?

  胡子是男性第二性征的体现。京剧四大名旦之一梅兰芳先生在日据中国期间,蓄须明志,以示不合作。杜尚为《蒙娜丽莎》彩色复制品添上两撇小胡子,消解了传统艺术“高雅严肃”的预设,20世纪的胡子的破坏性体现在希特勒、日本法西斯的“仁丹胡”等上面,成为令人恐惧的毁灭性符号。鲁迅也有一撮硬如板刷的“仁丹胡”,但是人们读出了刺向黑暗的力量。从上可知,谢灵运蓄了胡子是不是体现雄性力量呢?从史书记载,谢灵运还真是不安分,臧否人物,口不择言,行为不羁,喜欢排场等等,此处不再赘述了。长了大胡子的谢灵运算是符合其闹腾的性格,在“阴盛阳衰”的社会环境里,真是一个异数。

  除了谢灵运,《写真秘诀》的汉高祖、年画里的关云长、《水浒传》的朱仝都有大胡子,但是像维摩诘、严子陵、苏东坡、王阳明、马克思、齐白石、于右任、张大千之类思想家、文豪、艺术家的大胡子不至于令人联想到野蛮力量,而是联想到高智商、风度翩翩,所以,中国文化里的大胡子除了“barbarous”,还有其他涵义。

  《三国志》诸葛亮赞美关公“髯之绝伦逸群”,但是没有具体写如何绝伦。有人研究过关公的胡子,《三国志平话》里是“虬髯”,《西蜀梦》作“三缕髯”,到《三国志通俗演义》则成了“长髯”,《三国演义》第五回“帝令(关公)当殿披拂,过于其腹。帝曰:真美髯公也”。可见从横向的“虬髯”发展为“长髯过腹”,既有力量感,又兼具优雅,有一个文化审美的演变过程。

  比较关公胡子的“雅化”可知,谢灵运的“美髯”不仅仅是从俗或者没有剃刀。尺寸长一点的“美髯”既意味着不安分的破坏性的雄性气质,也包含着“天下才有一石,子建独八斗,我得一斗,古今同得一斗”的自我标榜文采的涵义。

  传说谢氏临刑之前布施美髯于南海祇洹寺维摩诘塑像。从李公麟画《维摩诘讲经图》的维摩诘“长髯过腹”,可以反推谢灵运的胡子优雅形状,庶可体现其风度翩翩、天资纵逸的自恋。沈从文先生谓古人有没有胡子与美不美没有对应联系,故知南北朝男子下巴光秃秃算主流审美,则谢灵运长大胡子算是非主流审美吧。也许谢氏胡子实际上没有那么长,至迟到宋代以后定型为长胡子,如宋诗以“山前篮舁过者谁,不是长须谢灵运”为谢氏形象特征。后人所画谢灵运骑马或者手持佛经的形象或许参考了关公,因为图画里的关公常有一手捋长须一手持《春秋》,象征文武双全,这便是古人所谓的“英武”。

  但是谢氏不应该如元人所画的长胡子过脚背,原因是不便打理。世界上确实有到达脚背的胡子,2003年60岁的印度人艾维塔·辛拥有的5.6英尺(1.70米)的胡须可能是世界上最长的胡子。打理起来必定大费周章。于右任先生有一部漂亮的大胡子,曾经留意睡觉时胡子究竟应该放被子外面还是里面折腾得失眠。假如历史上的关公有一把长胡子,上战场时胡子逆风飘扬会带来大麻烦,除非随时用绳子扎起来或者装到袋子里,但是那样子就不足以显摆了。

  “英武”给谢灵运带来灾祸。关于谢灵运的死因,一说据正史解释为谋反,深层原因是东晋世族与刘宋浙东新贵的矛盾。也有认为谢言谈有口无心且行事无所顾忌,被孟顗、刘义康翁婿以及刘义恭等构陷谋逆而致死,事实上并无谋反之意,实缘于个人性格悲剧。也有认为谢性格浮荡散漫,对刘宋王朝也没有好感,但是不可能处心积虑筹划谋逆,所谓谋反,大抵只是逼急了跳将起来。诸多解释各有逻辑自洽之处,勾勒出谢灵运死因的复杂性,有政治环境复杂性,更离不开个人性格的矛盾性。

  谢灵运才华出众,思想复杂,除了儒教,玄学、天师道、佛学,以及“建安风骨”“正始之音”对他都有影响,颇有建功立业的心思却又无所用力。如此“心杂”,莫揆一端。庐山高僧慧远结白莲社,谢灵运慕道求学,但是被拒入社,谓其“思乱,将不令终”。唐代释齐已《题东林十八贤真堂》云:“陶令醉多招不得,谢公心乱入无方。”宋代祝穆援引嵩仲虚《钞书纪事》谓:谢灵运欲入远公社。远公拒之曰:“子发鬒而须美,面与身戾,非令终之相。”运怒曰:“学道在心,安以貌耶?”远公笑而不答,后果如所料。此处“戾”作“违逆、乖张”的意思,可见谢灵运的身材并不好看,头面与身材不协调。你看,胡子预告了谢灵运的命运。

  史官评论谢灵运“恃才放逸,多所陵忽,故及于祸”,“恃才放逸”总括谢氏性格,“多所陵忽”暗含朝廷的优柔宽纳,落笔“祸”字,为之叹惋,正如元人《谢灵运小像》赞道:“达人不偶俗,穷乃托遐踪。海上采石华,山头接云松。旷情凌霄外,长笑紫烟重。白驹不可絷,矫若人中龙。世诐道已微,君子固有穷。多才竟为累,寡立复谁从。凄凉贝锦诗,千载仍忡忡。”

  唐中宗时安乐公主斗草,派人祇洹寺取了一部分谢灵运的胡须“废物利用”,恐他人效仿,于是剪灭其余,遂至失传。到了这时候,作为身体的重要一部分的胡子的消失才真正意味着谢灵运的终结。

编辑:赵乐韵|责任编辑:徐琼峰|监制:黄作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