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 : 文化频道   ->   文化传承
巧手捏出龙年味 泰顺米塑“上新”
来源:温度新闻客户端来源:2024-02-08 10:54:56

  在平地上的舞龙表演比较常见,但是,在横贯河面的狭窄碇步上舞龙,就是民俗中的绝技了。龙年新春来临之际,55岁的泰顺县非遗“米塑”代表性传承人张甜清,花了一个月时间,用灵巧的双手捏出了泰顺特有的国家级非遗“碇步龙”。

  张甜清最新创作“碇步龙”。

  冬日,记者走进位于泰顺大安乡柳埠村的张甜清米塑工作室,就看到醒目的位置摆放着寓意龙年吉祥的米塑新作《碇步龙》:在平静如镜的水面上,衣着喜庆的10位舞龙人,举着盘旋起伏的彩龙,在狭窄的碇步上腾挪。

  “龙腾碇步”,在泰顺传承了200多年。去年春晚,碇步桥上的碇步龙表演,让泰顺碇步桥火遍大江南北。每逢传统节日,特别是春节,泰顺民间都少不了碇步龙表演,用以祈福乡村百姓安居、村庄太平。

  张甜清是泰顺县大安乡下塔村人,也是村文化礼堂文化大使,已有17年的米塑创作史。孩提时,他就常跟着长辈们做米塑,以煮熟的米粉团为原料,采取揉、捏、掐、刻、扮等手法,用多种色彩精制成人物、龙凤、花鸟、走兽等。长大后,张甜清把创作米塑的兴趣变成了自己热爱的事业,钻研学习,不断创新研究。

  “龙年马上要到了,龙年祈福,少不了做龙文章。米塑这种传统手艺要紧跟时代创新,才能引人关注和喜爱,传承才有可能性。”张甜清制作的《碇步龙》米塑,是他近年着力创作的泰顺特色系列米塑作品中的新品。目前,张甜清的米塑作品中,既有泰顺廊桥、土楼等人文建筑,也有库村、徐岙底等古村落。这些作品,张甜清有“传世”的打算,所有用于捏制作品的米粉,都是自家购置机器磨出的大米,然后加入纯蜂蜜调制到米粉中,为的是防腐防裂、增强米塑光泽度。然后,把调制好的“蜂蜜米粉”放锅里蒸约3个小时,再拿出来细细捏制。张甜清有一个梦想,等自己60岁以后,要专门举办个人展览,让更多人看到泰顺之美,喜欢米塑。

  “传承米塑,让小孩子知道并喜欢也很重要。小孩能带动家里大人。”近年,在当地非遗中心和各乡镇支持下 ,张甜清开学期间走遍泰顺,每周都到不同的乡镇幼儿园、小学给孩子们上“非遗”拓展课。最近,他专门开课,教孩子们学捏小型的彩龙,传承非遗之时让大家提前感知幸福年味。

  记者采访时,张甜清正为大安乡中心学校小学生上了一节拓展课。“做任何米塑作品前都要先搓圆”“捏龙要先捏身体,身体的弯度必须捏出来”“然后慢慢捏龙脚”“最后捏尾巴,龙身上的鳞片用剪刀剪……”在他的耐心指导下,各年级段对米塑有兴趣的孩子们,不到半小时就捏出一条条小彩龙。

  六年级小学生陶若芸是其中一员,她家就住在张甜清米塑工作室附近,从小学三年级到工作室参观之后,就喜欢上捏米塑。四年级至今,陶若芸一直在跟张甜清学习,如今小手捏出的小雪人、玫瑰花、多肉盆景,都很可爱,被她放在家里做摆设。

  “米塑多肉盆景,是我教很多初学者学习米塑的入门作品,工艺比较简单,成本不高,人人都做得成、玩得起。如此,这门老手艺才能走得远。”张甜清说。这些年来,他不断创新的米塑作品,受到各界认可。2022年温州文博会期间,他与温州方雾山茶业有限公司签订60万元订单,分3年制作1.5万份多肉米塑礼品。考虑到用“非遗”手艺带动共富,他招收了泰顺当地5名残疾人和两名低收入农户,教授他们学习米塑。现在,这些学员也有了一手米塑好手艺。

编辑:许淑瑞|责任编辑:徐琼峰|监制:黄作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