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 : 文化频道   ->   瓯越文化
两邑划分南北界 ——徒步温瑞塘河记
来源:温州日报来源:2023-12-17 10:24:00

  帆游山下永瑞桥与塘河轮船。徐瑞新摄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出自《温州老照片》第四辑。

  图片正中小山即为帆游山,其左是永瑞桥。 王建成 摄

  翁德汉

  “七星岛”下川村

  从瓯海区仙岩街道社帆村的社岙桥,沿着富强路往北是帆游路。帆游路的尽头就是帆游山。隔着塘河的对岸,则是丽岙街道下川村。1995年到1998年,我在下川村里的戴在鹏小学工作了三年。工作之余,我在岸边钓过鱼,被学生嘲笑说我专门钓白条。家访时,我也到帆游自然村里走过。

  下川村,本来叫霞墩村。墩,岛屿也。在塘河八景里,有一道风景叫“浮岛帆游”。这段塘河里有很多岛屿。我在写下川村的时候曾经写过,该村本是几个岛组成的,演变百年,如今村子里还有八个“墩”守候在塘河里。其中有七个“墩”在永瑞桥边上的水里,上种有各种农作物,被人称为“七星岛”。这也是“浮岛帆游”的来历。据村民说,夏天下雨后,“七星岛”上必然有“霞”,“霞墩”由此而来,后来变成了“下墩”。1949年后,不知道什么原因,村民猜测是有人觉得“墩”字难写,随随便便给写成了笔画极少的“川”字。从此后“霞墩”变“下川”,但是这一带的人念的“川”不是“四川”的“川”,而是念做“墩”。而随着说普通话的新居民越来越多,若干年后,大概真成“下川”了。

  在帆游路上,我看到了一方《修建帆游塘河路筹资铭志碑》。碑文说:“兹有温瑞塘河路(帆游段)因路狭,多年失修高低不填,起伏不平,混水飞溅,使南北客商行徒不便,车辆难以行使,百姓要求迫切,经村两委研究决定修建,总造价贰拾万壹仟陆伯元整,其中包括扒块、征用土地等费用,终于二〇〇三年十一月竣工。特此立碑,永留芳名。”后面附有筹资名单,署名为下川村村委会。

  时空回转,同样是这一带,建玉海楼的清朝学者、藏书家、官至太仆寺卿的孙衣言曾出资七十两银子,加上其他社会名流“各助以钱”修建过路。

  “帆游关”永瑞桥

  帆游一带,是仙岩街道、丽岙街道和茶山街道的交界处。在仙岩、丽岙划归瓯海管辖之前,这里是温州和瑞安的交界处。南朝宋郑缉之在《永嘉郡记》里说:“帆游山,地昔为海,多过舟,故山以帆名。”帆游山的南边是瑞安,北边是温州。据光绪《永嘉县志》载:“帆游山,在城南三十里吹台山之支,南接瑞安界大罗山,地昔为海,多舟楫往来之处,山以此名,谢灵运《游赤石进帆海》即此。”也就是说,谢灵运写的《游赤石进帆海》是这一带:“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水宿淹晨暮,阴霞屡兴没。周览倦瀛壖,况乃陵穷发。川后时安流,天吴静不发。扬帆采石华,挂席拾海月。溟涨无端倪,虚舟有超越。仲连轻齐组,子牟眷魏阙。矜名道不足,适己物可忽。请附任公言,终然谢天伐。”当年,谢灵运从城区乘船经过这里,再去仙岩,留下了千古诗篇。

  古时候瓯海上河乡地势高,下河乡地势低,三溪的水从上河乡流经下河乡,通过塘河流向瑞安,瑞安沿海各乡村的海边涂荡田园都是靠这塘河水灌溉。一遇干旱,塘河的水不多久就会被灌溉光。古人为了对塘河水加以控制,在帆游山下从东至西到头陀山下这段河上把这些小水墩用建堤方式来连成一条长堤,形成古代瑞安县和永嘉县的塘河上分界关隘。当时称“帆游关”,一遇战争把“帆游关”守住,敌人船只就不能长驱而过。可能是这关隘容易守住,没有任何资料显示这里发生过战争。当年日军第26补充师团2000余人在瑞安沙园登陆,一部分侵占瑞安县城。而另一部分日军主力,分两路入侵温州城,一路经桐溪翻越桐岭,另一路沿温瑞公路侵入,都没有使用更快捷的温瑞塘河,是不是这个关隘的原因?

  “帆游关”也就是永瑞桥,从温州到瑞安的水路,这里是必经之地。据说帆游堤上从前建有一座石亭,是温州瑞安内河轮船的停靠站,亭上石柱刻有对联:“两邑划分南北界,三椽拟筑短长亭。”“汽笛一声来耳畔,梵钟数杵出头陀。”孙衣言从瑞安到外地,都要从这里过,他在《重修帆游桥堤记》里提到:“帆游桥在帆游山麓,南为瑞安,而北为永嘉,故曰永瑞桥。”他发现“里人筑长堤属之桥,高广仅逾丈,盛夏潦水盈堤,上没踝,行者病之”,于是捐资并发动修建。

  永瑞桥也曾几度修建,曾经是铁索桥,1959年改建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单孔桥,2000年塌坏后重建,可以说几度毁几度修了。永瑞桥的尽头、帆游山脚下是一座永瑞宫。永瑞宫乃文保单位,由下川村和茶山街道山根村联合管理,遇初一十五香火旺盛。

  永瑞桥下栏杆上,一双双绑着鞋带的鞋子挂着。长长的栏杆,数不胜数的鞋子,说是风景吧,感觉有点碍眼;说讨厌吧,倒也不是特别难看。一位妇女边摸边走,大概是将晒干了的鞋子收进一个钢制大盆子里。这些鞋子都是学生穿的运动鞋,各种颜色各种牌子都有。我很奇怪,心里在嘀咕:“这是回收的鞋子,还是哪个学校学生的鞋子?”在这道“风景”中间有个河埠头,上面随意扔满了鞋子,一中年男子正在洗刷。塘河水曾经是温瑞平原上百万人民和城乡各类企业的主要水源,如今沦落到洗鞋子了。

  为安全起见,岸边修建了栏杆。栏杆一直不会变,可是其邻居行道树会慢慢成长,一些栏杆就被卡在树里,不知道是栏杆难受,还是树会痛苦。

  沿河继续往北走,就到了迎瑞桥,再过去是水上巴士山根小村码头。迎瑞桥在清光绪《永嘉县志》里被称为新桥,是与瑞安相通的塘路桥之一,石板结构,三孔长10米。

  山根音乐小村

  我并没有继续沿主塘河往北走,而是拐一下,沿温瑞塘河支流——山根河进了山根音乐小村。

  无论前生,还是今世,山根村都是幸运的。在地理上,它倚靠着大罗山,温瑞塘河在它怀里流淌,如今更不用说穿行而过的温瑞大道,以及附近的温州高教园区和温州乐园了。

  这样的位置,这样的山和水,是典型的江南水乡,山根村留下了7幢明清建筑、4幢民国建筑和20幢上世纪60至80年代建筑。这些建筑里面,上演过几多故事呢?

  山根村临水而建,面朝塘河,其中清代的谢氏民居和瓯海区文保单位姜应庚民居、姜立昌民居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谢氏民居被经营为瓯外楼,我站在外面看到,院子里正挂着酱油肉晒。姜应庚民居被开辟为聿料亭,很多人在院子里晒太阳围炉烤茶。姜立昌民居被设为非遗民艺馆,院子里有个台,我曾经在上面站着讲过话。

  在山根村的古建筑里,姜应庚民居、姜立昌民居是耀眼者。这两座姜宅都是典型的江南民居风格,对研究温州古民居建筑具有较高价值,古朴自然,芳华自显,跟周边环境和谐相融,多的不止一份亲切感和人情味。它们宛若一对老姐妹相依相偎在山根河畔,静看人世沧桑、天地变换。这两座宅院都已有200多年历史了,姜应庚民居在80多年前遭了一场大火,门台幸存了下来,现在的正屋是火灾后重新修建的。

  两座姜宅毗邻而建,规模和形制大体相同。相比之下,姜应庚民居门台格外引人注目,两侧墙垛有青石对联曰:礼门义路,智水仁山。“破四旧”时,有人将这两块青石对联撬了下来,随便地扔在路边,后又被村民拿去搭成石条凳,供人歇脚休憩之用。过了好多年,屋主才把它们找回来,凭着自己的泥水手艺重新镶嵌回去的。

  山根村刚刚开始改造时,我现场看过,一片狼藉,到处是断墙破木头。如今,山根村成了艺术的一部分,有音乐、书法、咖啡,中西融为一体,那么自然那么融洽,仿佛塘河就是带有灵性的黏合剂,把美的因子粘合成一个符号。

  我沿河穿村而过,总在想自己置身明清的塘河畔呢,还是新世纪的音乐小村?

  温瑞塘河是温州的母亲河,徒步塘河畔成为如今很多人集休闲健身兼观光为一体的爱好。日前,本文作者徒步走了塘河瓯海段,发来沿途见闻记。          ——编者

编辑:贾敏|责任编辑:徐琼峰|监制:黄作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