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 : 文化频道   ->   文化人物
戚继光过苍南入闽作战
来源:温州日报来源:2023-05-28 02:26:30

  灵溪《许氏宗谱》里的许廷器画像。 许则銮翻拍

  桥墩分水关。 陈剑秋 摄

  林子周

  戚继光是明代抗倭名将,他有没有到过苍南地界?历史上曾有不少争议。

  笔者最近查阅明代戚继光之子戚祚国等编撰的《戚少保年谱耆编》发现:公元1562年农历七月下旬,戚继光亲率6000将士,由温州乘海船从平阳登陆,经过水头公馆(今灵溪镇南水头片区石佛寺附近)入闽作战,还把福建途中遇到的两名伤病士兵,派人送到水头公馆给许廷器照料。

  明嘉靖中后期,倭寇在浙江受到戚家军的痛击后,便日益向南发展,福建形势危急。福建巡抚游震得上疏朝廷:“浙督府胡宗宪所部多精兵,当亟发,不然闽且不保。”明朝廷遂准游震得之请,浙江督府胡宗宪命戚继光率本部正兵6000人,另以督府中军都司戴冲霄率部1600人协助,于嘉靖四十一年(1562)七月下旬往援福建。

  福建闽东横屿是一个位于宁德县城东北20余里的海中小岛,隔10里浅滩与大陆相望,却是倭寇经营多年的老巢。这片浅滩,潮来成海,潮退泥洼。用陆兵攻打难于涉渡,用水师进攻则船易搁浅。倭寇凭借此地利,在岛上经营多年,筑城建垒,时常驾小船出外抢掠,为非作歹。倭寇认为在浙江的戚家军只擅陆上作战,就是戚继光亲自来了也难以“渡海过港”,而渡海过港之术正是倭寇的强项。戚继光充分利用倭寇的这种心态,先从温州乘船到平阳登陆后,亲率大军秘密地由平阳经过鳌江镇钱仓、再经过水头公馆,从山间古道进入闽东。

  《戚少保年谱耆编》卷三提到戚继光于1562年农历七月二十一日晚上,自温州乘船后从平阳登陆:“二十一日癸卯,日暮自温州开帆,二十五日丁未抵平阳。肩舆并行李可缓者,俱留于县。二十六日戊申,自平阳从间道入闽,比时途中惟与叶布衣论正静、讲良知,未尝言兵……二十八日庚戌,自水头会监军王公定方略,兵行至大元铺,沿石径而坐蓐食,治其哨队长若而人以传炊误令也。延约十里至公馆,则闽境矣。及至水北铺,于铺内见有病军,询之则曰:‘中军戴营兵也。因病,哨长摘腰牌以去,冀冒工食,遂弃于途,主家逐于铺舍。’共有二人,一浦江人,名季诏,一义乌人,名许传。其存赀则一尚一钱,一仅五分。家严惋惜不已,乃各给银一两,命一隶给票,亦赏银一钱,使尽心扶曳。时有一居民愿共持者,亦励以赏,嘱送水头官带耆民许廷器家,转付平阳县官视之。”

  这段文字详细记录了戚家军从平阳登陆后,把一些不太要紧的辎重物资都先留在平阳县。七月二十六日,自平阳从小路入闽。七月二十六日,在水头公馆会王姓监军,一起商定方案与策略。最后从大元铺入福建境内。过了半岭铺,再到水北铺(在今福鼎市桐山万古亭南面的水北村附近),发现铺舍中有两名伤病士兵(浙江督府戴冲霄为协助戚家军,提前出发。这两名正是他的兵)。戚继光却不担心他们是奸细,因为他所带之兵大部分为义乌人,一问就知道他们的底细,一个是浦江人季诏,一个是义乌人许传。此时他们身体十分虚弱,而且身边已经没有多少钱,吃饭、治病都成了大问题。

  《戚少保年谱耆编》记载戚继光“惋惜不已,乃各给银一两”,还不放心,亲自交代把他们护送回浙江管辖的水头公馆许廷器家疗养。可见水头公馆地点的重要性,也证明戚继光对浙江的许廷器为人的信任。

  灵溪镇南水头北山村有明代许松岗进士墓,是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嘉靖十五年(1536)为许松岗进士墓立碑《松岗许君墓表》的正是他的四世孙许廷器。

  许氏在平阳昆阳西陈属于望族,许廷器更是一个世袭书香的地方名人,不但家庭富裕,还十分热爱公益事业。明代1553年项乔《新建平阳水头公馆碑记》一文记叙:“平阳县治南行八十里许,地名水头,当闽浙之冲,水陆皆通焉。陆则由前仓迤逦而来,水则沿大江,潮至则舣舟焉,闽浙两藩官使之有事者必由之地……水头旧有铺曰象口。岁久倾圮,官使无憩息之所,皆舍于乡民许廷器,兹有年矣……适蜀之灵湫高公以进士宰是邑……要廷器领其事,鸠工简材,始于丁未季冬,讫戊申孟春。前后二厅,左右翼以两廊,门皂、书房、炊室,一概就绪。东西隘偏,乃贾民田以足之。临通衢,处缭以垣,颜其楣曰公馆。周约五十丈许。厥地燥刚,厥堂面阳,厥材孔良,宏敞壮观。落成之日,廷器戴贤侯之造福也,无以颂美于不朽,乃走数百里,请予为记。”

  项乔的《碑记》说到“水头水陆皆通”“陆则由前仓迤逦而来”。戚继光的大兵当年就是走陆路,从前仓(钱仓)过来,再经过萧家渡桥,后入今苍南境内。

  《戚少保年谱耆编》还提到“自水头会监军王公定方略”,一个“会”字说明王监军是提前到水头公馆。他可能先带人坐船到公馆,再等候陆路而来的戚继光大军。

  水头公馆在明代影响是很大的,主人许廷器的名声远播,他不但出现在多种版本的《平阳县志》《苍南县志》中,还赫然出现在《戚少保年谱耆编》中,证实了戚继光带兵入闽经过苍南南水头的一段挥之不去的历史记忆。

  据史料记载,当年戚继光入闽四战四捷,仅付出13名伤亡的代价,消灭了数千顽寇,除了戚继光有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外,与老百姓大力支持是分不开的。

编辑:陈亚彰|责任编辑:徐琼峰|监制:黄作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