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 : 文化频道   ->   文化资讯
在杭温籍艺术家“洵美东瓯” 用书法绘画创作“印象温州”
来源:温州晚报来源:2023-04-18 04:27:40

  跨越300公里的距离,4月17日,“洵美东瓯”书画雅集第二站活动来到杭州,近40名在杭温籍艺术家参与活动,创作带有温州元素的书法、绘画作品,纪念温州建城2215年和建郡1700年。

  现场,雁荡山、谢灵运等温州意象跃然在15米的长卷上,十多位国画艺术家共同绘就完成融合山水、人物、花鸟的写意画卷。

  长卷中央的雁荡山部分主要由81岁的邵通尧和78岁的胡铁铮联合作画,开始没一会儿工夫他们几笔就已勾勒出雁荡山的轮廓,“我们俩都是乐清人,说到家乡第一个想到的就是雁荡山。”胡铁铮说道。

  此次活动中,“家乡”“乡情”“乡愁”成了高频词。中国美术学院教授、书法家戴家妙提到自己离开温州虽然已有40余年,但仍然清晰地记得儿时在温州看到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师从著名书法家林剑丹、张索的他,表示温州是自己的书法启蒙地,至今依然感恩。当天,他以书法的形式创作了文天祥所作的《至温州》。

  在温籍艺术家的笔下,“洵美东瓯”也被赋予了另一层含义,有人聚焦温州代表人物弘一法师、郭公开城、状元木待问,有人结合诗篇描绘大龙湫、雁岩秋烟。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除温州之外温籍艺术家最多的地方,此站吸引了来自中国美术学院、浙江画院、浙江美术馆的众多艺术家。浙江美术馆展览部主任、活动组织者黄寿耀表示,在杭州举办如此多温籍艺术家参与的活动,这还是首次。“这次活动可以说是‘家乡有所呼,游子有所应’,大家对温州的情感很深,这次能来的艺术家基本都来了,没来的也寄来了作品。”

  作为系列活动之一,“洵美东瓯”书画雅集本月还将在上海、北京两地举办温籍艺术名家创作活动。

  系列活动由中共温州市委宣传部、温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温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温州市新闻传媒中心(筹)主办,温州博物馆、温州市美术家协会、温州市书法家协会、世界温州人文艺家联盟承办。

  名家有话说:

  心一直在家乡

  刘海勇 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刘海勇在作画前,特别查询了“洵美”两字在《诗经》中的含义。“这两个字有美好之意,传达的是一种对美好的赞美,对美好的期望。”他指着笔下的石榴说,“我对温州也有同样的祝愿,我希望通过子孙一代代的传承,将温州的山海文化、温商精神、人文学派也传承下去。”

  儿时下田野、抓蟋蟀的记忆,使刘海勇至今仍旧记得温州美好的山河风物。他说自己的心一直在家乡,这次也想要通过自己的创作,表达出温州的风物、风情、风韵、风骨,回馈家乡,让东瓯文脉一直延续。

  艺术游子的共同心愿

  池长庆 浙江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

  池长庆在创作孟浩然所题的与温州相关的诗词时,也一边与多位温籍艺术家交流。“温州这个地方历代都有名人荟萃,也留下了很多足迹和诗篇。这次由温籍艺术家再创作,我觉得是一种新时代的文化气象,很有意义,这在某种程度上也反映着温州文化也在不断提升,我想这也是所有艺术游子共同的心愿。”

  池长庆感慨地说,温州这块土地,培养出这么多从事书法、绘画、篆刻的艺术家,是很了不起的。所以,他们有责任也有义务为家乡献上这样一份礼。

  供稿: 温州晚报

编辑:许淑瑞|责任编辑:徐琼峰|监制:黄作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