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昌堡环海楼 项绍雄 摄
清《光绪永嘉县志》里的永嘉场图。
王身康
永嘉场是生我、育我的地方,更是我灵魂的根基,一个神奇的地方,我以身为永嘉场人而自豪。去年暑假,我在永中乡贤馆连续举办多场“我为永嘉场人而荣耀”讲座大受欢迎,大家深深为其深厚的文化底蕴而折服。
说起永嘉场这个神奇的地方,不大了解其历史的人,会误以为坐落在现在的永嘉县,其实正如大家开玩笑说的,龙湾潭不在龙湾而在永嘉,永嘉场不在永嘉而在龙湾。
不过,历史上永嘉场确实属于永嘉郡,唐天宝元年(742)设立的“永嘉盐场”之简称也;上世纪五十年代设立温州市,将瓯江口南岸茅竹岭以东的永嘉盐场利用温州话的“场”与“强”谐音取“永远强盛”之意,设立永强区(永强区公所)。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昔日的永嘉场已成为温州大都市中心城区之一,那些旧时的印痕正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但“永嘉场人”那不屈不挠的意志、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和爱国爱乡的情怀等文化基因却深深地融在永嘉场人的血液里。
永嘉场的历史相当悠久。位于瑶溪的龙岗山,从发现的文物来看,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活动的遗迹,发现的新石器具有瓯越文化风格,是研究浙南乡土史的宝贵史料。“永嘉场”曾经到底有多繁华?我概括有以下几个原因:
因“盐”而出名。封建农耕时代,盐为国家专营商品,盐税为国家三大税收之首。在唐代,永嘉盐场就已成为全国十大盐场之一,明弘治年间永嘉盐场每年办盐6745引(每引400斤),合1349吨,上世纪七十年代“流滩晒”技术被普遍采用,永嘉盐场最多时有盐滩3000多亩,从业人员2000多人,海盐年产量达7000多吨。朝廷还在永嘉场设立了巡检司(盐务管理机构),农耕时代的永嘉场可以说是一个经济十分发达的“经济特区”。
如今,茅竹岭古道尚留500余米上行石阶,石阶上每块光滑的石板都曾见证过那数百年繁忙的盐路。万历五年(1577),王叔杲《英桥王氏族谱》载:“永嘉场东临大海,邑之里一至五都,居氓鳞化为灶,而办盐业丁数独位于他场……沙坦延袤裹数百里。”当时永嘉场盐业之兴盛,由此可见一斑。
因“学”而出名。先富一步的永嘉场人非常重视下一代的文化教育,是浙东南设立义塾、办私塾、书院最早的地区之一,是耕读文化的缩影,如永昌堡英桥王氏三世祖王珍、四世祖王毓元末就设立义塾,蓝田李阶在瑶溪开办私塾,王瓒开办罗山书院,张璁开办贞义书院,都非常有名,培养了大批人才。自宋以来,经数百年而不衰。永嘉场的永昌堡,一个只有0.33平方公里的村庄,明弘治至清道光300多年间,就出了武状元1人、传胪1人、进士13人、副榜4人、举人及贡生90多人、庠生854人,出现了一家两代三进士四大夫一英雄的传奇,出现了吴表臣、李阶、张璁、王瓒、王叔果、王叔杲、王名世、项乔、王诤等一批文人,使明代的永嘉场成为浙南的文化中心。
因“贤治”而出名。农耕时代,“吃公饭人”(公务员)不多,且主要集中在县级以上,而面广量大的乡村基层主要是依靠文人和在当地有影响力的名人(即乡贤)来治理和引导,这就是“贤治”。过去的永嘉场文人辈出,“贤治”力量突出,社会治理较为有序,如永嘉场英桥王氏制定的《英桥王氏族约》,就是著名的贤治范本,该《族约》由英桥王氏八世祖王澈于明嘉靖二十二年(1543)制定出台,全约共10章1.2万字,主要内容涉及族人要做到廉勤正直、敦行好礼、孝宗敬长、推崇义举、谨守国法等。这些刚性的族约条规对后代子孙和社会层面扬善惩恶,激励族人堂堂正正做人、规规矩矩做事、清清白白为官起到积极的示范作用。2015年中纪委还在全国推崇《英桥王氏族约》,以示对当前的乡村综合治理和乡村振兴的推动作用。
因“敢为天下先”而出名。永嘉场现有居民90%以上为宋乾道二年(1166)水患大灾之后移民的后代,移民就有冒险的基因和创新的意识,历史上就出现了张璁革新、股份合作经济的萌芽(瓯登集团)、永强小水电(“战胜美人瀑”办水电被时任国务院总理周恩来亲自颁奖)、东海第一堤(永强标准堤塘)等创新事例,特别是明嘉靖三十八年建成的军民两用古堡——永昌堡(现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因“海鲜”而出名。永嘉场地处瓯江入海口南岸,东临东海,东部泥质滩涂是一块宝贵湿地,原属永嘉场的灵昆岛滩涂资源也很宝贵,盛产小海鲜,到永嘉场吃海鲜是温州人的一大口福,也是温州人特别是永嘉场人接待客人和朋友的一个品牌。比较有代表性的有“永嘉场三蒜”泥蒜、野蒜、沙蒜,“永嘉场三贝”文蛤(花盘)、白蛤、蛤蜊,还有蝤蠓、斓蝴丁、大头“朱梅”、鲻鱼、白鲳、薄刀鲚、油荏、青蛄等。有人说爱一座城市,是从爱这座城市的美食开始的,永嘉场的海鲜味道,永远活跃在诗词歌赋中,活跃在画卷小曲中,活跃在我们的记忆中和舌尖上。
永嘉场的山水也久负盛名。“罗斯山以郁郁,观夫海之洋洋”,大罗山观海寺的一副对联,还透着永嘉场的山海气象。“高士恒栖沧海曲,好山多在永嘉场”,永嘉场最后一位盐大使程云骥离任时肺腑之言,有着由衷赞叹——风景这边独好,人文风采绝佳。
永嘉场的文化范,传承千年。山陬海隅的自然环境、传承有序的人文积淀,也孕育了永嘉场独特的风尚与民俗。非遗之斑斓、文物之丰赡、人文之崛起,永嘉场文化在内外互动交流中极大地影响着整个温州经济、文化的发展。省委省政府批准设立温州湾新区,其规划的中心区域就在永嘉场,温州城区由滨江时代向滨海时代发展的前沿也在永嘉场。永嘉场这一江南富庶之地又将迎来新的崛起之机,永嘉场人那不屈不挠、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必将在龙湾和温州的共同富裕和乡村振兴的进程中奏出美妙的强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