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 : 文化频道   ->   文化资讯
《乡关何处——龙湾古建筑保护纪实》出版——找寻童年“回家”的路
来源:温州日报来源:2022-12-05 11:50:54

  近日,温州市龙湾区文广旅体局副局长、温州市著名青年书法家陈佐历时六年所著的《乡关何处——龙湾古建筑保护纪实》由黄山书社出版发行。该书收录千余张历史照片,以图文并茂的形式真实记录了龙湾区蒲州、状元、瑶溪、永中、海滨等地二十个古村的45座古宅(门台)和一条老街——状元老街的建筑特征及其承载的故事,以及被迁建保护的六大古建筑群的现状。

  2016年初,温州市龙湾区启动“城中村”改造,大拆大整行动全面铺开,旧时永嘉场为数众多的古村落面临被全面拆除的状况。龙湾区委、区政府以守土有责的担当,抓住这一时机,龙湾区文广旅体局联合区城市建设中心、区住建局以及各街道共同保护了一批“三普”登录点、文保点和有价值的传统建筑。在此过程中,他们活化文化遗产功能、挖掘深厚文化底蕴,形成了“就地保护、迁移保护、拆取构件保护”的古建保护“龙湾模式”。陈佐是这一保护工作的主要牵头人、组织实施者。

  废墟中的老门台 陈佐 摄

  “把它们拍下来,也是一种记忆”

  八百多个页面,捧在手里沉甸甸的。然而,它的厚重不止因为本身的分量,更在于它所承载的内容——每张照片背后,都有着太多故事和浓得化不开的情感,以及为保护照片里的老街老宅老门台等付出的心血与努力。

  照片的摄影者、书作者陈佐出生于龙湾瑶溪,是土生土长的永嘉场人。出于对书法的热爱和对文化乡贤的崇敬,他曾费时十三年,四处寻访明代温籍书法家、“一代书宗”姜立纲遗留的珍贵墨迹,集成《姜立纲书法集》一书出版。他至今仍孜孜行走在搜集和研究“姜字”的道路上。

  “龙湾永强是我的家乡,人文历史悠久,晴耕雨读传家。它集山水之利,有着山的秀丽、海的壮阔、江的奔腾、堤的雄伟。”身为分管文物保护工作的副局长,保护好有价值的古建筑,是陈佐的工作职责,更是他发自肺腑的使命和责任,“如果真的保不住,把它们拍下来,也是一种记忆。”

  那段时间,陈佐格外忙碌,他扛着照相机,每日奔走在将拆的村落和已拆的废墟中,满身尘灰,早出晚归。

  “幸运的是,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2016年上半年,在迅猛铺开的大拆迁中,陈佐和他的团队展开了紧急的专项调查,他们与时间赛跑,经过三个月的摸排复查,查明纳入城中村改造范围内的新联村、江前村、黄石村等38个行政村的历史文化风貌和“三普文物”状况,为区域内10处区级文保单位、5处文物保护点、31处“三普”文物登录点和74处信息点一一采集影像、绘制方位图、建档保存,为每一处登录点和信息点钉上“身份证”,贴上“保护牌”。

  《乡关何处》中的大部分照片和文字记录,正来自于当年这一摸排调查工作中的原始记录。

  “但尽管我们给它们挂上了‘免死牌’,也跟拆迁部门做了大量沟通,很多时候还是挡不住他们要赶进度的脚步。”

  一天上午,他接到中街道联谊村周秀钦宅“告急”的讯息,立马急匆匆赶去。赶到时,只见老宅门台两侧的八字形围墙已被推倒“一撇”,他一面大吼“停下”,一面拔脚飞奔到推土机前用身体挡住另一半围墙,终于用生命“救下”了这座老宅。

  “这座中西合璧的合院式建筑,始建于清代,改建于民国后,是周秀钦兄弟二十多岁时靠着亦农亦商建成的家业,很有艺术价值。我对这座老宅做过很深入的调查,搜集了很多资料。”他翻着页面,“你看,这是周秀钦长孙周董贤也就是屋主的照片,这是他们一家人1986年的合影,还有房契、屋梁上写着造房吉时的木牌。这些房子细部的木雕、石雕都非常精美。这是老宅的迁移现场,它是2018年10月被我们整体迁移到钟秀园里的。这是周董贤老哥俩面对空荡荡的老宅基地的背影,老人家一直住在江西,他为此特意回来了,后来还到钟秀园里看了迁建过来的老宅,非常激动。”

  在拆迁的大形势下,保护古建,犹如逆水行舟。“幸运的是,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陈佐说。

  他指着书中第105页:“来自社会面的力量和支持很大。这是瑶溪底岭下村张宅古民居群,有二百多年历史,是龙湾区规模较大、保存较好的清代民居群,当时已经被列入拆除计划。由于一位原住民的四处求助呼告和媒体的介入,引发了全社会的关注,市领导就此作了批示,老宅得以原址保留下来,我们的工作也有了很大的转机。这是2016年6月的事情,可以说是当时的一个标志性事件。”

  让他难忘的还有:“一批热心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社会人士十分关注古建筑保护,一起奔走呼吁,撰写调查报告、提案建议以及内参等、引起了决策部门的重视,促成了很多难题的解决。”

  “故乡是世上最美的风景”

  黑灰色的封面上,细细的四方格覆盖着一个背影——他躬身弯腰抱着一口大缸,走出一座古朴的门台,身后的院落里满地碎石,而门外小路对面,是如山的建筑垃圾堆。

  “这张照片打动了我。”《乡关何处》一书的设计者陈天佑说,“刚开始,我由建筑而联想到的是规矩和经纬,所以采用了一个个四方格的底纹装饰,这一个个方格子,既代表了建筑的格局,也象征着一个个家。我觉得建筑的美,更可贵的是它们凝结的人的情感。这张照片特别能显现一个人对家、对老房子的那种深切的依恋之情——知道一切都无可挽留了,只能把最后一口缸带走。”

  “树无根则烂,人无根则如浮萍。故乡不一定有佳美的风景,但对生活于这片土地上的人而言,却是世上最美的风景。”陈佐说。这种乡土情怀,也正是他这些年顶着压力,冒着风险,不计得失、不顾后果、倾尽全力保护古建的初心和原动力。

  书翻到最后一部分,终于由黑白变成了彩色,正是那些在废墟中获得重生、被迁建保护的部分古建筑群。在城中村改造中,龙湾区实施了全省规模最大的历史建筑迁移保护工程,共迁移了20幢历史建筑、37座门台,5幢历史建筑原地保护,拆取了上百万件建筑构件,走出了历史建筑保护利用的“龙湾模式”,并作为先进典型在浙江省推广。

  前年夏天,陈佐受邀在市委党校中青班作了关于如何保护利用历史建筑的讲座,讲毕,全体学员起立热烈鼓掌向他致敬。

  然而,陈佐并没有觉得自己做了多少了不起的事情,他所做的,不过是为了“寻找童年‘回家’的路”。“保护古建筑,保护历史之根,我们一直在路上。”陈佐如是说。

编辑:许淑瑞|责任编辑:徐琼峰|监制:黄作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