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 : 文化频道   ->   文化看点
百戏之祖正青春
来源:温州文史馆来源:2022-07-14 11:36:30

  温州地方文化的颗颗明珠,南戏是其上闪亮的一颗,在历史长河中熠熠发光,影响至今。南戏是“百戏之祖”,诞生在温州这块肥沃的土壤上,有其深厚的历史渊源和文化积淀。南戏有着千年历史,其文化基因贯穿中国戏曲史,哺育着温州地方戏曲的繁荣,形成百花竞艳的局面。数百年来,这些地方戏仍有活泼泼的生命力。7月16日、17日两天的晚上7时,温州瓯剧艺术研究院将在温州历史文化街区公园路古戏台,拉开“仲夏夜戏梦”帷幕。《白蛇传·游湖》《珍珠塔·跌雪》等十来出折子戏,由年轻瓯剧演员主演。这是新一代瓯剧的青春梦是南戏衍生剧种在温州有着顽强生命力的佐证之一。

  南戏挑起中国戏曲开演重任

  温州地处东南沿海,是宋代对外贸易的主要口岸。对外贸易的发达,促进工商业繁荣,温州的造船、蠲纸、铜器、漆器、瓯窑青瓷等名闻全国,行销海内外。“一片繁华海上头,从来唤作小杭州”,在北宋知州杨蟠的诗句中,温州俨然已是可与杭州相媲美的城市。及至宋室南渡,上至宗室勋戚,下至诸色艺人,大量北方人口迁居温州。经济的繁荣为包括戏曲演出在内的城市娱乐业提供了市场基础,乐工艺人的流入、书会才人的成长,造就了戏曲的编创和演员队伍,以工商业者为主体的市民阶层,形成了戏曲的观众群体。这些,都是南戏在温州诞生的必要条件。

图片

  2021年瓯剧《张协状元》在东南剧院搭建的“草台”上首演

  南戏与宋杂剧有密切关系。南戏是以宋杂剧为基础发展而来的,在表演艺术、脚色体制、剧目内容等方面,对宋杂剧都有所吸收、改造和发展。较之宋杂剧,南戏的表演艺术与叙事文学的结合更为紧密,脚色分工更为完备,戏剧情节更为复杂曲折。完整剧本的出现,是南戏发展成熟的重要标志。在叶子奇的《草木子》、祝允明的《猥谈》和徐渭的《南词叙录》等早期记述南戏的著作中,都提到《赵贞女蔡二郎》《王魁》等剧目。《草木子》说:“俳优戏文始于《王魁》,永嘉人作之。”如果“作之”是指剧本创作的话,那么,《王魁》就应该是最早的南戏剧本。但现存最早的南戏剧本则是《永乐大典戏文三种》中的《张协状元》。《张协状元》是由温州九山书会才人创作的,创作时间约在南宋后期。作为早期南戏,《张协状元》较多地保留了宋杂剧和民间表演技艺的特点,语言俚俗无文,有的曲文与民间歌谣无异。

  南戏在温州产生、发展并成熟,从南宋中后期开始,沿着几个不同的方向逐渐扩散,向北流传到了杭州,向西流传到江西,向南流传到福建的泉州、漳州、莆田,以及广东的潮州等地。这几个流传区域后来都成为南戏发展的重镇:杭州附近产生了海盐腔、余姚腔,最后又衍生出昆山腔;江西发展出弋阳腔;福建则是南戏遗存较多的地区,在梨园戏、莆仙戏、高甲戏等古老的地方剧种中,至今还保留着许多南戏剧目和表演特征。

  南戏诞生在温州,是上天予以温州的良机,也是历史赋于温州的使命。正因为如此,温州这一南戏的大舞台,挑起了中国戏曲开演的重任。

图片

  南戏沃土,瓯剧等地方戏曲荟萃

   随着南戏流布各地,与当地语言、音乐等相结合,在明代形成海盐、昆山、弋阳、余姚“四大声腔”(也有学者提出还应有“潮泉腔”,即广东闽南等地南戏声腔),以及其他各种地方声腔。渊源于南戏的声腔剧种此消彼长,更相迭代,辗转交融,贯穿宋元以来中国戏曲的数百年历史特别是昆腔,经过元、明、清历代文人曲家的不断改进,逐渐演化为曲词典雅、行腔婉转、表演细腻、格调高雅的昆曲,被视作中国民族戏曲的杰出代表和世界文化的珍贵遗产。

  南戏有着千年历史,却仍与当代戏曲脉络相通,有着基因的传承并发扬光大。从而在温州这块诞生南戏的土地上,衍生了众多地方戏,为中国戏曲的百花园添加鲜艳花朵。如温州人耳闻能详的温州乱弹、永嘉昆剧、瑞安高腔、平阳和剧等地方戏,几乎与南戏都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温州乱弹瓯剧,形成于明末清初,兼有昆曲、高腔、徽调、滩簧、时调等多种声腔,唱白常有温州方言与普通话混合。很长一段时期内,温州曾活跃着众多乱弹班。到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乱弹在京班冲击下逐渐式微。1951年,留存的乱弹“凤玉班”“新凤玉班”“新新凤玉班”等被合组成“温州胜利乱弹剧团”,又吸收“更新”“红星”两个乱弹班的部分骨干,成了后来的建团模制。温州地区瓯剧团后又改制成瓯剧艺术研究院,改编上演了不少传统剧目。2008年,瓯剧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数代人努力下,目前瓯剧在剧本革新、演员培养等方面均较前人有较大发展,成了温州影响较大的地方戏。此外,瓯剧研究也获得丰硕成果,出版有《瓯剧史》《瓯剧艺术概论》《南戏故里乡土文化教论》等专著。

  永昆即“永嘉昆曲”,是昆曲支流之一。昆曲是南戏走出温州后形成四大腔调之一的昆山腔发展而来。昆曲进入温州后,与本土声腔相融合而逐渐形成永昆。永昆在温州曾受观众喜爱,也出现一批优秀的知名演员和剧团,最早的班名有“同富”“品玉”等。2006年,永昆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目录。

  瑞安高腔属浙江八大高腔之一,因主唱“声高且嘹亮”,得高腔之名。“高腔”曾有的老祥云、大玉麟等戏班,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解散后不复存在。2016年,高腔进入浙江省非遗保护目录。近年,瑞安又恢复了高腔演出团队,演出剧目有《雷公报》等。据悉,他们下一步将排演高腔传统剧目《循环报》。

  平阳和调由马灯戏、莲花戏、竹马戏等地方土戏腔调“合拢”而成,即为“合调”,流行以温州为中心的周边地区,明嘉靖年间(1522-1567),平阳人林椿(又名阿桃 ) 首先组建和剧班社,名为“和合班”,剧目有《卖布》《走广东》《昭君出塞》《湘子度妻》等十八出小戏。

  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乱弹”“高腔”“昆腔”“和调”等剧种,甚至散布温州城乡的众多曲艺如温州鼓词等,均与南戏有着一定的关联,都是诞生南戏沃土上开出的花朵,而且开得水灵鲜活,生机勃勃。

图片

  曾是全国舞台、演出重镇

  正是温州的土壤诞生了南戏,南戏也培养了大批爱好戏曲的观众。戏曲在温州有着丰厚的群众基础,温州人好看戏是历史上出了名的。1904年,中国第一个京剧科班“富连成”成立;1909年,温州新泰铜店老板洪可闻,就招收了四五十名十多岁幼童,聘请北京戏曲老师李达子执教。学成后组建“尚武台”京班,并于1912年在城区城隍庙做了第一次演出并大获成功。

  “尚武台”是全国第二、温州第一个京剧科班。随后,温州各地京班如雨后春笋,著名的如瑞安琴娱班等,一时名角辈出。这时的温州演出市场,常延请外地知名演员来演出,是京剧在温州商演的开始。随后,温州女子京班“群芳女班”的成立,使得戏曲舞台出现了男女同台,京班更加吸引观众注意力,也迎来上世纪三十年代温州京剧戏曲的繁荣时代。从那时起,温州便成了全国京剧的演出重镇。

图片

  城区三官殿巷温州大戏院,名角曹畹秋曾在这里演出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后,温州舞台吸引了全国各地演员粉墨登场,博得观众喝彩,繁荣了温州的戏曲文化。在浙南农村山乡,至今家有喜事仍有演戏答谢众乡亲的习俗,招引了全国各地剧团来温演出。可以说,温州是全国著名的戏剧演出大市场,从而带动了一批为戏曲舞台服务的“专业户”。

  除众多外地来温的戏剧名角,本土也出了不少人才。如瑞安琴师郑剑西,曾为梅兰芳演出操琴;著名戏剧编剧许思言,曾担任上海市人民京剧团专职编剧,留有四十多个剧本。在京剧记录和研究方面,温州人也做得比较出色,郑剑西的《二黄寻声谱》是早期京剧工尺谱中较有代表性的专著、陈小鲁是较早用简谱记录京剧曲谱的温州人,等等。到现代,温州在戏曲创作和研究方面,在全国甚至国际也有一定的影响力。

图片

  摄自温州南戏博物馆 FIfi /供图

  南戏故里、弦歌不辍。1998年,温州启动南戏新编工程,《荆钗记》《杀狗记》《拜月亭》《白兔记》《洗马桥》《张协状元》六本古典剧目被进行全新改编并登台演出,引起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关注。而在另外一些地方戏演出的剧目中,仍存在个别与古南戏题材相同的剧目,如乱弹《江天雪》、和剧《刘文龙摆生祭》、昆剧《对金牌》等,这些传统剧目是否与继承古南戏剧目有关,值得方家进一步探讨。 

  文 / 金辉

编辑:许淑瑞|责任编辑:徐琼峰|监制:黄作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