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 : 文化频道   ->   文化资讯
一枝一叶总关情
来源:温州日报来源:2022-05-11 10:26:12

  郑板桥《墨竹图》

  侯捍文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这首耳熟能详的诗是郑板桥在一幅墨竹图中的题画诗。

  但我却从没见过那幅墨竹图,心里有“一睹芳容”的强烈欲望。前阵子,我特地去图书馆查找了《郑板桥全集》等书籍,未有所获。后来,一位艺术界的朋友帮我从北京的一家收藏机构找来了那幅基本确认是真迹的墨竹图照片发给我。点开图片,四根细细的竹枝占据了画面的四分之三,最左侧两根根部交叉的竹枝用淡墨轻轻勾出来,细之又细,光秃秃地几乎没有什么竹叶,显得清瘦秀劲;右侧两根竹枝用浓墨描画,挺拔高耸,直抵顶部,细而健实,精气神十足,竹枝的上半部分用浓墨画了一大一小两篷竹叶,而枝顶上的竹叶稍显稀疏,墨色也较淡,这些竹叶虽然细长,但看上去壮实有力,有一种清癯之美!画面右半部分留白较多,小篷竹叶的右下侧题有“衙斋卧听萧萧竹”这首诗,钤有一白“郑燮之印”和一朱“二十年前旧板桥”两印,落款:“翁丰学先生教嘱,橄榄轩主人郑燮。”整个画面的布局疏密有度,清净明朗,画中的竹子给人一种坚韧挺拔、刚直清正之感。郑板桥一生只画兰、竹、石,自称“四时不谢之兰,百节长青之竹,万古不败之石,千秋不变之人”。他尤喜画竹,他画的竹子“冗繁削尽留清瘦”,以简、瘦为上,竹子被赋予了画家的个性,被称为“郑家样”。

  郑板桥是一位诗书画通才,在中国文学史和书画史上都占有一定地位,但他不单单是一位文化怪才,还是一位为民请命的好官,有一段不长的从政经历。1742年春天任范县县令,1746年调任潍县县令,1753年罢官回籍,后客居扬州,一生经历了卖画、从政、再卖画的曲折人生道路。竹子是郑板桥的一生所爱,竹的品格是他一生追求的人生信条。无论做人当官,郑板桥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像竹子一样坚毅卓绝、傲雪凌霜,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不向黑恶势力妥协,显得他看上去有点怪,颇有点“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意味。也因他在范县政绩显著、清廉自守、民望很高,郑板桥暮年仍获重用,调任潍县县令,在潍县遭遇前所未有的饥荒时,他毫不隐情如实上报灾情,同时下令打开粮仓赈济灾民。这在当时是一件风险很大的事情,因为粮仓是朝廷的,州县官员不得擅自打开,县衙属吏都劝他不要这样做,但他却毅然地说“此何时,俟辗转申报,民无孑遗矣。有谴,我任之”,结果“活万余人”。

  爱民,是郑板桥一贯的思想。他在范县做知县的时候,曾经给他的弟弟郑墨写过一封信,“我想天地间第一等人,只有农夫……苦其身,勤其力,耕种收获,以养天下之人……工人制器利用,贾人搬有运无,皆有便民之处”,在他的眼里,工人、农民、商人才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过去老潍县还流传着一个传说,是他为老太太画扇子的故事:有个秋天的上午,郑板桥在集市上看到一个卖扇子的老太太守着一堆扇子却无人问津,他很同情,当场借来笔墨在扇子上挥毫泼墨,只见青竹冉冉,幽兰芊芊,周围的人一看是郑大老爷的手笔,纷纷掏钱购买,一堆扇子很快就卖完了。从这些方面均可看出他同情弱者和底层民众的善良和大爱之心。当郑板桥罢官南下的时候,为他送行的百姓站满了潍县的大街小巷,而他“囊槖萧然”,没有带什么行囊,还是很穷。与郑板桥同时代的文人曾衍东在他的笔记《小豆棚》中有一段记载:“当其去潍县之日,止用驴子三头:其一板桥自乘,垫以铺陈;其一驮两书夹板,上横担阮咸一具……”

  屋外的“一枝一叶”既是老百姓的化身,也可指事关百姓的民生小事,郑板桥在屋内休息时听到外面的竹子被风吹得飒飒作响,就仿佛听到老百姓的疾苦声,他的心里就会因为担心民生疾苦而把这两个不同的意象联系在一起。此时,他不免联想到自己的做官经历,内心暗暗发誓:即便是像我这样的小官,也要肩负起为百姓主持公道的责任!

编辑:许淑瑞|责任编辑:徐琼峰|监制:黄作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