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 : 文化频道   ->   瓯越地理
知道温州“诗词之村”吗?这里曾有两座“诗楼”很著名
来源:温州文史馆来源:2022-04-29 01:19:00

  永嘉县鹤阳村坐落在楠溪江中游的东北面,东皋溪畔。村落背靠鹤山,三面临溪,一桥一碇通向村外,始建于北宋太平兴国(976-984)年间,始迁祖谢诜公,是谢灵运后裔的居住地之一,延续了山水诗鼻祖谢灵运的诗情。全村三百五十多户谢氏人家,一千多人。

  据《鹤阳谢氏家集》记载:宋元明清时期,诗人辈出,其中仅家集收集三十一位诗人,后补收七位,共辑诗歌一百八十三首。宋谢隽伯著《和樵集》、《梅花百韵诗》,宋谢梦符著《问樵集》,谢叔夔著《草堂集》,明朝谢庭循著《梦吟堂集》,谢道诱著《松云堂集》,谢道敏著《袜线稿》,谢暹著《万山诗稿》,谢匡立著《自怡集》,清朝谢包京著《两雁山人集》十卷,诗三百零六首,文二十七篇,谢天埴著《坦斋集》诗百多首等等。2020年中华诗词学会授予鹤盛镇鹤阳村“诗词之村”称号。鹤阳谢氏以文学传家数百年,人才辈出,是具有耕读文化特色的典型家族。

  谢道立(?—1431)字礼贤,号临清,才能倜傥,胸次豪迈,且复崇儒好礼,尚幽致,因创楼于楠溪支流东皋溪畔,名曰临清楼,即面对清澈溪流的房子,作为延款宾客吟咏舒啸之所。翰林学士王公英及诸名士,锦衣卫叔庭循,皆为诗文以记咏之。早在明代,临清楼便是谢家子弟登高望远、修身疗养的佳处,也是雅集赋诗的胜地,是鹤阳八景之“临清诗思”。据说登楼倚栏者,听溪水潺潺、赏对面山景,就有做诗的灵感。

图片

  ▲谢环杏园雅集图卷(局部)

  明代著名宫廷画家谢庭循就有诗《临清楼寄鹤阳诸侄》以记:

  习静甘为隐者儔,数椽危构瞰清流。

  莺啼山色泉声寂,鱼跃波光草露浮。

  载酒客来时问字,卷帘花落谩垂钓。

  登楼倘有清新句,毋惜鳞鸿慰白头。

  诗意:愿意做过幽静生活的隐士伙伴,站在架着数根椽子的屋里,俯视清澈的流水。春山黄莺婉啭啼叫,打破了流泉寂静;鱼儿跳跃泛起粼粼波光,沾露的草浮在水面上。为人要勤学好问,不负韶华。登临清楼假如撰写了新颖诗篇,那么就不要吝惜,鱼雁传书给老翁带来许多欣慰。

  谢庭循(1377-1452),名德环,也单称环,以字行,号梦吟、乐静,属谢灵运后裔。他幼承家学,多才多艺,时人称为诗、书、画“三绝”。他担任宫廷画师时,极得宣宗皇帝朱瞻基喜爱。谢庭循在村北溪边也造了一座“临流亭”,并绘制临流亭及周边风景图,呈给朱瞻基。朱瞻基还为其题了一首诗《水亭偶成》:

  临溪亭馆净无尘,落涧泉声处处闻。

  半湿半干花上露,飞来飞去岭头云。

  翠迷洞口松千个,白占林梢鹤一群。

  此地清幽人不到,惟留风月与平分。

  这首诗朱瞻基根据谢庭循画的图,描写了临流亭及周边环境干净无尘,泉水流入深涧叮咚之声清晰可闻;清晨花朵上的露水半干,岭上白云飞渡;茂密的松树林立洞口,一群白鹤飞舞林梢;这里环境清幽、人迹罕至,美好的风景只与清风、明月共享。皇帝御制诗歌赐臣子,在封建社会是件很荣光的事。

  02

  凭轩好赋诗

  鹤阳是诗意的栖居地,山居耕读生活是一种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生存状态。当年为临清楼题诗的,除谢家后人如谢道宁、谢怀绎、谢汝珉外,还有朝中翰林学士王英、王进、潘文奎、释吉、吴宗孔、章玄梅等。

图片

  ▲锦璋峰

  1.谢道宁(1390-1449)字志贤,号梅渊,博通经史,工于诗词,举孝廉不就,深得同朝翰林学士王英、太子少保黄淮器重。他有《临清诗思》:

  危楼高架碧溪边,乌帽登吟白发年。

  载酒舡挑波底月,衔花鸟渡镜中天。

  幽窗帘卷看山坐,宝篆香残枕瀑眠。

  万虑消溶尘不到,翛然心鉴太初前。

  诗意:临清楼建筑在绿色溪流岸边,戴乌纱帽的老隐士在吟诵诗歌。载酒船担起水底明月,衔花鸟儿飞越清静如镜的水面。卷起窗帘遥望绿水青山,静坐焚香放空身心,让头枕着瀑布入眠。忘掉世间万般焦虑,打造一方净土;性格超脱,看懂道理,让内心像明镜一样澄净。

  2.谢怀绎(谢道立第三子),《谢氏宗谱》记载其博览群书,善于诗赋,而词章语句俱有新意。他有《临清诗思》存世:

  六曲雕栏俯瞰高,风来月到有吟嘲。

  水光荡漾玻璃合,山色溶明空翠淘。

  欹枕不须劳梦寐,骑驴何用费推敲。

  几番好句从天落,红叶催人点兔毫。

  诗意:站在雕花彩饰栏边,眺望近水远山,朗诵风月等自然景色的诗歌。在晴日阳光照射下,澄明的鹤溪水波荡漾,闪烁着粼粼金光;空明苍翠的山色像洗过一样。斜倚枕头做美梦不需特别卖力,骑着驴做诗不用花费很大的功夫去思考和斟酌。很多次优美的诗句仿佛从天上落下,秋天的红树叶,也促使人用兔毫笔写诗。

  3.谢汝珉(谢道立孙侄辈)《临清诗思》这首诗写得平淡,虽然鹤阳临清楼风景依旧,但是孙侄辈写诗已远不如老前辈有深意:

  小楼环曲水,登眺诗还美。

  得句费推敲,梦入池塘里。

图片

  ▲宣宗皇帝题诗

  4.潘文奎(1367—?),与谢庭循、胡宗蕴、陈敏为同乡四友),字景昭,号渔庄,永嘉昆阳村人。明惠帝建文二年(1400)进士。建文四年(1402),时任鸿胪寺行人的潘文奎受建文帝之命出使朝鲜,“赐王冕服”。潘文奎也留有诗歌《临清楼》:

  万顷沧涛百尺楼,天光云影镜中浮。

  半空环佩鸣霄汉,六曲阑干近斗牛。

  吟啸景宜先河,登临顿觉早知秋。

  兴来纵目烟波外,无数闲情落钓舟。

  诗意:万顷波涛边上的高楼,天光云彩倒映在如镜水面。半空中玉佩玎珰作响,临清楼栏杆似乎接近天上星斗。吟诗长啸美好的景象,登高观览,顿觉秋天已来临。兴致来了放眼远望苍茫水面,闲情逸致停留在钓鱼的船上。

  5.王英(1376-1449)字时彦,号泉坡。江西省金溪县兴贤坊人。明代诗人、书法家。明朝硕儒。官至礼部尚书。诗文创作有成就,文风典雅,密切谨严,尤以七言律为佳。著有《泉坡集》。王英被称为翰林西王,史称其端凝持重,在翰林四十余年,朝廷制作多出其手。由其诗可见学问渊博、文才不俗。他的《临清楼》如下:

  临流起高阁,抚景豁吟眸。

  杨柳晴川暖,芙蓉野水秋。

  沙禽翔远岸,?鶒散芳洲。

  最喜登临者,长歌赋远游。

  诗意:在溪流边建筑临清楼,对景使诗人心胸开阔。阳光照耀鹤阳溪面,春风吹拂杨柳,悠扬柔软,令人感受到春天暖暖的气息。待秋日到来后再也不见临水照影的娉婷荷花。沙滩上有水鸟掠岸飞过,紫鸳鸯散歇在水中小洲。最令人喜欢的是到远方游览山水、写诗歌赋。

  6.王进(1345-1416)字汝嘉,明代文坛巨擘、翰林四王之一。据《杂记十八卷》 中写道:"翰林四王并称,而汝玉、弟琏(汝器)、进(汝嘉),一门又有三焉。其诗,不费冥索,斤斤唐人之调。"可见王氏兄弟在当时文坛的地位显赫。王进,曾经从戎守边多年,迁升入朝后得明成祖朱棣关心,后被召修《永乐大典》,又修《五经四书》,并留为"五经博士进侍讲"。洪熙初(1425)朝廷开宏文馆,王进入馆时"礼遇甚隆"。他的《临清楼》如下:

  崇构俯西渊,渊流净无滓。

  前轩对遥岑,后牖瞰芳沚。

  中有幽栖人,长年乐何已。

  尘氛迥不侵,襟怀淡如洗。

  鸥鸟结同盟,烟霞共栖止。

  濯缨许相从,啸咏沧浪水。

  诗意:高筑的临清楼上,俯视深潭,溪水干净而无杂质。前面的小屋正对远处陡峭的小山崖,屋后窗户可见水中芳洲小屋居住着隐居人,常年快乐生活。清明旷远,不被人世间繁杂琐事干扰,胸怀像洗过一样清静自然。鸥鸟与我缔结盟好,共同居住在优美风景的地方。用沧浪水洗我的帽缨,登楼吟咏绿水青山的诗篇。

图片

  ▲鹤阳一隅

  7. 释吉(明代天台僧人)《临清楼》:

  高阁临空起,清流入望赊。

  水晴沙燕语,山晚暮云斜。

  尘事应无迹,吟情讵有涯。

  还期赋春草,无措寄瑶华。

  诗意:临清楼拔地而起,澄澈的溪水从遥远处进入视野。天气晴朗,阳光照耀,连水底的沙都可看见,燕子的鸣叫声也听到;山色渐晚云彩倾斜。空中落下的灰尘慢慢变厚,却让人感觉不到它变厚(那种心灵与大自然合体,万物自在,毫无约束),吟诵诗歌的情思怎么会有边际。春草到明年催生新绿,朋友啊,你能不能回还?心中不知所措,只有递送珍美的诗文。

  8.章玄梅(1467-1550),字和德,号千峰,又号枫山,明乐清南閤人,章纶从子。弘治八年(1495)举人,授湖口县令,为政以德教化百姓。正德十四年(1519),宸濠叛乱,湖口县无城可守,玄梅率部属出保他处,出奇兵于江中袭击叛兵,擒住宸濠心腹。后解官归,归时银不满两,得他人接济始到家乡。居乡过清贫生活,性嗜酒,工诗,诗与朱谏齐名。诗宗少陵,得其神骨。其《临清楼》:

  海国分余景,江天夐小幽。

  窗涵湘浦月,幔卷洞庭秋。

  沙鸟晴穿户,潭鱼暖上钩。

  凭栏多逸兴,缅想在瀛洲。

  诗意:近海地域残留的光辉,江河广阔幽深。我坐在窗前,可以望见潇湘月明,卷起帐幔露出洞庭湖一片清秋。天气晴朗的好日子,沙洲上的水鸟与人很熟,水潭里鱼儿,在天气温暖时容易上钩。靠着栏杆远眺,会产生超逸豪放的意兴,遥想传说东海中神仙所居住的仙岛。

  9.吴宗孔,字来源,号鹿山,明乐清南閤人,章玄梅次子。以诗歌闻名台雁间,其诗风似少陵。南閤章氏与鹤阳谢氏世代通婚,世代交亲,诗文酬唱,吴宗孔是鹤阳谢氏的席上常客。鹤阳谢氏家集收集其诗歌二十七首之多。他的《临清诗思》:

  鹤滩水自源头发,云影天光色清澈。

  幽人点笔倚阑干,推敲不定成幽咽。

  却羡临流诗思玄,芙蓉出水皆天然。

  高楼月色相新鲜,起来策杖过前川。

  诗意:鹤溪水从发源处来,天上光亮和云彩在水中的影子清晰透明。隐士倚靠栏杆用自制笔写诗,做诗时因反复斟酌拿不定主意而流泪。羡慕临清岸边作诗情思萦绕的玄妙。高楼月色新鲜,站起来拄杖慢慢走过溪流。

  从以上名士登鹤阳临清楼赋诗可见,鹤阳谢氏先贤,在桃源仙景中过着怡然自得的诗酒田园生活;家弦户诵,与亲友共度诗意栖居的精致时光。

  谢上航/ 文 谢家诗/供图

编辑:许淑瑞|责任编辑:徐琼峰|监制:黄作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