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 : 文化频道   ->   文化传承
趣非遗 | 小年到,喜气绕,喜气洋洋看太平钿剪纸
来源:温州文旅资讯来源:2022-01-28 10:40:11
图片

  在现下这个快节奏的时代我们努力创造着未来,却不经意间忽略了文化传承。立身、坚守、传承,在时代的浪潮下,愈显珍贵。

  非物质文化遗产记录着人类社会生产生活方式、风俗人情、文化理念等,蕴藏着世界各民族的文化基因、精神特质、价值观念、心理结构、气质情感等核心因素,是全人类共同的宝贵财富。

  跟着小编一起走进平阳非遗,探访那些遗留已久的民族精彩,切实感受中国文化的多彩魅力。今天去看看喜气洋洋的平阳非遗太平钿剪纸。

图片
图片
图片

  古时候,人们把太平钿剪纸连在一起寄托了他们美好的愿望。在新房子的窗户上、新娘出嫁的嫁妆上都可以看到一个个小巧玲珑的红色镂空剪纸,这就是“太平钿”剪纸。小小的太平钿剪纸,表达着平阳百姓们最质朴、最纯真、最真挚的祝愿,也承载了祖祖辈辈对生活的美好期盼。浓厚的民俗味道和生活意趣跃然于这方红纸上,人文寓意深远,具有艺术形式美、思想情感美、人文寓意美、色彩内涵美等浓厚特征,有较高的人文价值、美学价值、艺术欣赏价值及美育等价值。

图片
图片

  平阳太平钿剪纸的起源时间已无从考证。据平阳县昆阳镇下里汤村陈菊英(女,1928年生)、郑迟梅(女,1928年生)介绍:太平钿剪纸大多通过母亲传女儿或姑妈传侄女的形式代代传承,历史相当悠久。如其在制作过程中,把小片纸张(白色棉纸居多)捻成针状,作为“钉书针”来装订一叠红纸(约10张,长宽都在15cm以内)。这种装订方法在太平钿剪纸里沿袭至今,为“剪纸艺术是历史的活化石”之说提供了佐证。

图片
图片

  太平钿剪纸与民俗紧密相连。婴儿对周(周岁)对应的剪纸作品为“千岁”;上学就业对应“步步高升”;新屋落成对应“丁财两旺”;新人喜结连理对应 “同行到老”;老年人寿诞对应“寿比南山”;“万事如意”等可在多种场合使用。常用相应的太平钿剪纸装扮屋内的门窗和墙壁,并摆放在各式瓜果点心上,点缀喜庆和图吉祥。亲朋好友也要在贺礼里加上几张太平钿剪纸,道出温馨与祥和。

图片
图片

  柯娟娥女,出生于1937年12月26日,已经84岁高龄,温州大学退休教师,现居住于昆阳镇,退休以后在家开始从事太平钿剪纸,已有近40年太平钿剪纸生涯。一直以来,柯娟娥老师积极配合主管部门、地方乡镇开展各种非遗活动。其中包括非遗展示、非遗进校园、非遗进社区等活动,进一步扩大了太平钿剪纸的影响力。同时也积极履行传承人义务,带徒授艺,努力传承,使平阳太平钿剪纸技艺得到更好的保护与传播。

图片
图片

  目前,章海菁(县非遗传承人)、徐玲玲(县非遗传承人)、潘耀耀(原鳌江八中太平钿剪纸社团指导老师、浙江省精品课程获得者)、郑杨(2018浙江省“特色小镇”剪纸大赛铜奖获得者)拜师于柯娟娥老师学习平阳太平钿剪纸技艺。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作品

  荣誉称号:第四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平阳太平钿剪纸”代表性传承人、温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平阳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优秀传承人。

图片
图片

  岁月虽已经流转百年,但是有些古老的技艺和民俗却还是以各种各样方式活跃在我们身边,寄托在无数个平凡人身上!

编辑:孙荷静|责任编辑:徐琼峰|监制:黄作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