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 : 文化频道   ->   文化资讯
温州8件“国宝” 上榜“百大镇馆之宝”
来源:温州都市报来源:2023-05-25 10:24:54

  -

  北宋莲瓣纹瓜棱形铭文铜权

  南宋象钮冻石印

  北宋识文描金檀木舍利函

  北宋瓯窑青釉褐彩蕨草纹执壶

  北宋套色版画《蚕母》

  西周乳丁雷纹青铜铙

  东晋瓯窑青瓷牛形灯盏

  ■小汤

  这几天,你是不是也被这些身边的“顶级宝贝”惊艳到?

  首届全省博物馆“百大镇馆之宝”评选结果近日出炉,温州有8件“国宝”上榜。另有元代龙泉窑青瓷舟形砚滴、元代黄公望《富春山居图(剩山图)》卷 ,也都与温州有着特殊的缘分。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温州入选文物的“含宋量”很高。“百大镇馆之宝”中,宋代文物一共26件,温州占了6件。

  温州是两宋文化遗存的富集之地。今年3月底,温州朔门古港遗址成功入选2022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遗址规模庞大、体系完整,为国内外罕见,成功再现了宋元时期温州港的繁荣之景,为“海上丝绸之路”研究提供重要见证,也是温州“千年商港”的实证。

  这次上榜数量庞大的“镇馆之宝”,历史跨度长,最早可以追溯到西周时期;类型多样,表现手法丰富,有瓷器、漆器、彩塑、版画等。更为重要的是,众多宋代文物见证了温州宋韵文化的气象繁盛,也是温州宋韵文化的一张金名片;巧夺天工的漆器、瓷器、木雕,见证着温州这座“百工之乡”能工巧匠们的智慧。

  本期,就让我们走近这些“顶级宝贝”背后的温州故事。

  瓯地藏珍

  温州这次上榜的八件国宝,除了六件宋代国宝之外,还有两件分别是西周乳丁雷纹青铜铙和东晋瓯窑青瓷牛形灯盏。前者代表着三千年前东瓯地区与中原的密切往来和古老文明,后者则显示出古代瓯人善做瓷器,早在晋代瓯窑手工艺者技艺已然令人惊叹。

  这件青铜铙是瓯海区博物馆的镇馆之宝,高47厘米,两边像是两片合并的瓦片,通身布满云雷纹,表面有乳丁状突起,每边三排,每排三个,两面一共36个。

  2003年,瓯海仙岩穗丰村杨府山附近发现一座西周土墩墓。现场出土总共83件(组)青铜器和玉石器。这个西周土墩墓的葬俗,是完全按照中原的礼乐制度而来的。

  铙,是中国古代使用的青铜打击乐器之一,最初用在军中传播号令,后来被作为祭祀礼乐器使用。

  三千年前偏远的瓯越蛮荒之地,为什么会发现一个严格遵照中原礼乐制度的贵族墓?考古专家猜测,瓯海杨府山这个土墩墓的主人身份,可能是一个与中原诸侯有着密切往来地方国的管理者,也可能是一个从中原逃往南方的一个尚武的贵族。

  东晋瓯窑青瓷牛形灯盏是国家一级文物,曾是温州博物馆的重要藏品,1971年作为珍贵文物上调为浙江省博物馆藏品。这件牛形灯釉代表了六朝时期“瓯窑”的最高水平,是浙博馆藏古代瓷器中的精品。

  1956年,瑞安丽岙白门乡王宅村(今属瓯海)的一处东晋墓地出土了一件牛形灯,一同出土的还有一面精美的重列式神兽纹铜镜,镜背边缘有东汉建安二十四年(219)的铭文。由此可见,出土牛形灯的东晋墓墓主应该是位较富有的士大夫。

  从汉代到北宋,古称东瓯的温州地区瓷业发达,地方特色鲜明,被称作“瓯窑”。

  温州情缘

  除温产文物外,此次入选的浙江省博物馆藏的元代龙泉窑青瓷舟形砚滴、元代黄公望《富春山居图(剩山图)》卷,也与温州有着特殊的缘分。

  元代龙泉窑青瓷舟形砚滴,1956年由温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从龙泉县(当时隶属温州专区)发现、重价征得,形制模仿瓯江篷船。

  《富春山居图(剩山图)》卷,是元代画家黄公望(本姓陆,世居平江常熟,幼时过继給永嘉府平阳县黄氏)七十九岁归富春时为无用禅师作,历三年而成。

  宋韵瓯风

  八件中有六件宋代温州国宝。南宋陈谦《永宁编》中写道:“温居涂泥斥卤,土薄艰艺,民勤于力而以力胜,故地不宜桑而织工。不宜粟麦而粳稻足,不宜漆而器用备。”温州无愧“百工之乡”之誉,从瓯窑瓷器到漆器,从彩塑到版画,无一不展示着温州手工艺人的精湛技艺。

  独具异域风情的瓯窑瓷器,也重现了千年商港当年海上丝绸之路的繁盛景象。

  上世纪60年代,温州白象塔出土两尊北宋泥塑彩绘观音立像,体态优美、栩栩如生,是彩塑造像中的稀世珍宝,被誉为“东方维纳斯”。它们分别收藏于浙江省博物馆和温州博物馆,是两馆的镇馆之宝。此次上榜的是浙江博物馆的这尊立像。

  白象塔始建于唐代贞观年间(627-649)。1965年2月,省市有关部门组成拆塔委员会,对白象塔进行逐层拆除。塔中共出土一千余件各类文物,数量之多、品质之精,在温州史无前例。特别是这两尊观音立像,为白象塔出土众多彩塑中的精品。

  学界一般认为,中国彩塑以敦煌为代表,此后逐渐衰落。而白象塔的这批彩塑作品,不仅延续了中国彩塑的优秀发展脉络,也堪称北宋彩塑的巅峰之作。

  苍南县博物馆这件南宋象钮冻石印,为国家一级文物。

  1971年出土于苍南县桥墩镇松山黄石夫妇墓。黄石,字圯老(1110-1175),南宋温州平阳松山(今苍南桥墩)人,绍兴八年(1138)进士,曾出任主管教育的文官。此印为黄石私人印章,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是展示宋代文官和士大夫精神世界的重要载体。印面阴篆书“石”字,象作半卧状,昂首,长鼻拱起至右足,雕刻精细,造型生动,象腹靠印体处设一小孔,作系绳用。

  温州博物馆这幅《蚕母》,是一件北宋元祐(至迟1093年)或稍早的套色版画,上有“蚕母”两字,被专家判定为现存最早反映蚕母形象的作品。

  这幅《蚕母》局部残缺,但整体效果未受影响。画面以蚕母、蚕茧和吉祥等图案为主,较为完整地反映了北宋时期蚕神的形象和蚕茧丰收的情景。

  1994年,温州博物馆工作人员在整理国安寺石塔内发现了这幅《蚕母》,藏于塔的第三层塔心方形石室内,同室内藏有北宋元祐辛未(1091)碑记一方,由此可断定其为北宋元祐年间或稍早的印刷品。

  温州历来是桑蚕丝织业发达的地区。南朝刘宋年间的《永嘉郡记》中称“永嘉有八辈蚕”,是世界上首次记载养蚕低温催青法,说明当时永嘉郡的养蚕技术相当先进。唐开元年间,温州丝绵已成为贡品。宋时已有“机户”,是对机织作坊及家庭的专称,反映了当时温州丝绸业开始从家庭副业向专业化发展。

  这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的从先秦到明清的铜权中,铭文最多的一枚。现为瑞安市博物馆镇馆之宝。

  1972年,这枚铜权在瑞安仙降新江垟坑村出土。当时,一位农民在田里挖出一个用青砖砌成的坑,其中有枚样子黑不溜秋、分量又非常重的铜权。从其身刻的铭文可确定,这是一枚北宋熙宁年间的铜权。据铜权铭文所载,这枚铜权铸造于熙宁十年(1077),重“壹佰斤”,实测重125斤。

  透过这枚铜权,可见中国古代度量衡变迁历史的“冰山一角”,也能够略见宋代温州经济的繁华画卷。

  这件执壶为北宋瓯窑青瓷精品,现藏于温州博物馆。

  1983年,温州西山亚热带植物研究所建筑工地上发现一件执壶。西山一带分布着唐宋时期瓯窑的代表性窑址群,曾出土大量瓷器。1995年,这件北宋瓯窑青釉褐彩蕨草纹执壶被定为国宝级文物。

  这件执壶除了有着绚丽流畅的彩绘外,颇具古波斯金银器的造型特征也让其别具“异域风情”。

  从壶的胎质、釉色及彩绘特点看,应为北宋时期温州一带瓷窑所产。专家猜测,北宋时期,温州已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港口城市。执壶的主人可能是来自中亚等国的商人,在温州定制了这款执壶。因此,它很可能是“海上丝绸之路”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见证物。

  在温州慧光塔发现的北宋识文描金檀木舍利函和北宋识文描金檀木经函,是宋代漆器标志性器物,代表中国漆器最高水平,藏于浙江省博物馆。历经千年,它的美无法复制、无法超越。

  1966年底至1967年初,附近农民在慧光塔中发现了一批珍贵文物。其中,识文描金檀木舍利函呈长方形,通体施紫色漆,堆漆描金,上镶嵌珍珠。舍利函底部有金书题记,显示其制作于北宋庆历二年(1042)十二月 ,由各施主舍钱造此函并在内供养品。

  宋元时期,温州漆器号称全国第一。宋代各地漆器中,只有温州漆器店铺敢冠以“温州”地方品牌。漆器还是温州“海上丝绸之路”独特的外销商品,据元代周达观《真腊风土记》记载,“温州漆盘”广受真腊(今柬埔寨)人喜爱。

  著名鉴定大家王世襄曾撰文指出,“浙江瑞安县慧光塔发现的经函和舍利函,是宋代识文的实例。”

编辑:许淑瑞|责任编辑:徐琼峰|监制:黄作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