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 : 文化频道   ->   文化看点
瞻仰林斤澜文学馆
来源:温州日报来源:2023-01-07 11:34:33

  位于市区沧河巷的林斤澜文学馆。 南航 摄

  作者捐赠的林斤澜著作。

  姜嘉镳

  参观林斤澜文学馆,为什么称“瞻仰”呢?林斤澜先生出生在1923年,而我出生在1939年,他大我16岁,长我一辈;再则,他是短篇小说圣手,而我是一个普通读者,是他作品的“粉丝”,自然对他带有一种崇敬的心情,所以称“瞻仰”这是理所当然的。

  去年5月27日上午,长子、长媳开车来接我和老伴直赴温州市广场路小学沧河校区,林斤澜文学馆就设在这里。因1949年前,林斤澜先生的家父林炳坤老先生就曾在这所学校担任校长。大概为了纪念这一传承,就把文学馆设在这里。

  现任校长是一位姓叶的女老师,她身材修长,举止利索,语言流畅,热情地接待我们。车停在天井,带领我们从东向大阅览室入。一进门,几位少先队员一拥而上就给我们佩戴红领巾。这个大阅览室里面设有矮脚巨型阅览桌,靠墙摆设及顶的书架,平时供小学生们阅读。叶老师带我们一一拐进房间,细细介绍。玻璃柜里摆满林斤澜先生生平照片和实物,还有和国内著名作家一起活动的实况。特别让人感兴趣的是林斤澜少年时期读书的小房间。他酷爱文学,父母给的零用钱舍不得买吃的,却去购置书刊,并签上“林杰”两个秀丽的大字。那时他不叫林斤澜而姓母亲的鲁姓,叫鲁林杰。他读初中时,担任校刊《明天》《新路》的编辑,经常发表进步文章,因他姓鲁,又写得一手好文章,同学们都称他“小鲁迅”。大概那时就在这个小房间里写文章吧。初中是他人生的转折点。1937年林斤澜初中毕业,正值抗日战争爆发。十月间,从游击区传来红军办学的好消息,十四岁的他喜出望外,离开父母,离开城市,奔赴浙闽交界的平阳县,参加了粟裕同志主办的抗日救亡干部学校,从此走上革命的道路。

  看过生平事迹后,紧接着就是对他作品的评论。首篇挂在墙上的放大文字,就是汪曾祺的《林斤澜的矮凳桥》。林斤澜和汪曾祺是年过古稀的同龄好友。汪老在文章里坦言道:我很佩服评论家,觉得他们都是胆子很大的人。他们能把一个作家的作品分析得头头是道,说得作家自己目瞪口呆。这“目瞪口呆”意味深长,回味无穷。汪老的评论是从作家的创作角度出发,抓住作品的素材“桥”“幔”(雾)“人”以及温州方言的运用,夸其小说构思的巧妙,读来令人亲切、信服。紧随其后是我的拙作,关于林斤澜小说的方言思维的摘抄,这仅是一个读者的体会,期待观众的批评(其后还有多位评论家的论文摘要)。

  叶老师最后带我们进文学馆的入口处。这里端坐着林斤澜先生的一尊铜像,五官端正,形象逼真,眼神注视前方,就像“冷眼向洋看世界”。这冷峻的眼神,使我想起他许多反映“文革”时的作品,那些造反派人格扭曲了的灵魂,那些被蹂躏者隐忍的眼神。

  入口的门楣上是刘心武的题词“林斤澜文学馆”,他虽然不擅长书法,但横平竖直,一丝不苟,并在题签的落脚点还注明“敬题”,足见他对林斤澜先生的敬重。

  瞻仰完毕回到大阅览室,我把林斤澜先生粉碎“四人帮”后出版的、亲手送给我的十五本小说集和论集悉数转送给了文学馆,以作纪念,供后来者学习。另外,我还把自己刚出的两本《林斤澜小说论稿》送给文学馆,期盼将来在这个大阅览室里,走出林斤澜文学的爱好者,走出像林斤澜那样有名的大作家!

  随后,叶老师急忙拿出大红纪念册要我题词,我便提笔信手写下:林斤澜作品永垂不朽。林斤澜先生仙逝后,他的作品引起学界的高度重视,神奇的“庐山真面目”终于被揭开。《人民文学》杂志社和温州市政府联合创设林斤澜短篇小说奖。该奖项是第一个以温州人命名的文学奖项,双年奖,历经10年举办五次,作家王蒙、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都在颁奖典礼上获得“杰出短篇小说作家奖”。这一切充分体现这个奖项分量的沉重。林斤澜小说内涵的丰富,意蕴的深邃,堪称小说界的典范。一般的小说,都是以曲折的故事情节吸引人,而林斤澜先生却专注以精心塑造人物的心灵来震撼读者,使读者久久不能忘怀。

  写到这里,我的脑海里突然闪现出俄国的契诃夫,法国的莫泊桑,美国的欧·亨利……

编辑:赵乐韵|责任编辑:徐琼峰|监制:黄作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