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 : 文化频道   ->   文化看点
双溪风缦缦,两岸柳阴阴
来源:温州日报来源:2023-01-01 08:44:51

  如今的桥墩门大桥,右图为夜景。

  清嘉庆元年《鹅峰郑氏宗谱》里的平阳县三十六都桥墩门新村祖厝、祀(祠)堂基图。 郑瑞仕提供

  林立谨 文/摄

  苍南桥墩的桥墩门大桥是明清、民国时期平阳入闽官道经过桥墩的一座桥梁,架于莒溪(今该河段计入横阳支江)水流之上,历史上频繁水毁重建。

  浙闽通衢 河梁飞渡

  桥墩分水山是浙闽往来的天险,《方舆纪要》记载分水岭上分水关于五代“闽王时筑,以备吴越”,从现存遗址可辨,关内是福建,关外是浙江。一条古道经关外桥墩迤逦而来,是古平阳入闽干道官道,《温州市交通志》(1994年版)称之为南港古道,并记述“自平阳城至桥墩门是沿河塘路,为后汉天福(公元947年)吴越王钱弘宗修筑”。另有《分疆录》等众多明清温州府县方志,记载“分水关”时,均有“吴越御守于此”的表述。

  桥墩古名平水。同样是《分疆录》等众多明清温州府县方志称关下“地名平水”或“水名平水”。南宋海盐知县林仰在桥墩留诗“旷野夜收桑柘雨,平湖晓浸芰荷烟”,其诗可证至少两宋时期,桥墩平原尚半陆半湖。平水作为五代吴越边陲重地,《今县释名》记述吴越钱氏改横阳为平阳,“以在平水之阳为名”。在后来的地理演变中,桥墩平原洪水归槽,逐渐突出平水溪和莒溪两大溪流。《民国平阳县志》记述平水溪和莒溪在后隆交汇,始称南港。古平阳入闽官道到桥墩后,须跨过南港或其上游莒溪才能到达分水关。

  目前并无发现桥墩门大桥建于五代、两宋的文献。那时应是渡船过河。宋时入闽官道设两处馆驿,分别是钱仓驿和泗洲驿。泗洲驿在贤沙里小玉沙,今桥墩水库泄洪洞上方,彼时渡口应在附近。明弘治后,有了桥墩门大桥的记载。

  《弘治温州府志》描述原桥墩门大桥其形“八角”;明末郑思恭描述其有“三十楹”,有栏杆,凌驾于烟波浩渺之上;清末汤肇熙描述其为“石桥”“长数十丈,上有屋,屋以杉木架”;清代刘眉锡《平水桥》诗云:“平水桥频创,何愁隔万寻。双溪风缦缦,两岸柳阴阴。不霁长虹卧,非江半月沉。浙闽来往客,侧帽更谁吟。”诗注说明康熙丁亥年(1707)大桥被洪水冲毁之前,“平水桥屋三十五楹”,乾隆壬午年(1762)重建之后增为“三十七楹”,次年又被大水冲毁,改架“板桥”;多年前从桥下水中捞出一块石碑,石碑记载道光十七年(1837)大桥重建,“桥头又架瓦店屋三间,坐南朝北”。

  上述可知,明清两代桥墩门大桥桥身主体为石桥,桥上架有木制桥屋,不同时期桥屋规模不等,有三十开间、三十五开间、三十七开间。桥头附建瓦房,作为店面用于出租,补贴公众建桥资金。

  有一点值得一提。《康熙温州府志》卷首《图》以《隆庆平阳县志》《图》为母本,在桥墩门大桥位置标注为“桥陡门”。老一辈桥墩人读“桥墩门”时,均读为“桥陡门”。是否说明“桥墩门”一名演变自“桥陡门”?“桥陡门”也叫“陡门桥”,既是水闸又作桥梁,只需在桥墩开凿闸槽,放下闸板,即是水闸。桥墩门大桥历史上如果是一座桥陡门,发挥蓄淡御潮的功能,完全有可能且有必要。

  史料记载 名称更迭

  据现有文献梳理,桥墩门大桥历史上曾叫过:松山八角桥、松山桥、平水桥、桥墩门石桥、丰安桥、桥墩门桥、上元桥等等。

  明《弘治温州府志》在“桥梁·平阳县”条目下记载:“松山八角桥在三十七都”,《嘉靖温州府志》则记之为“松山桥”。《民国平阳县志》记载较为详细:“上元桥,旧名松山八角桥,明万历间建。清康熙间重修,改名平水。乾隆间,李遇春增筑石墩,改为丰安。后屡圮屡修,咸丰三年大水冲坏,九年洪振浮等重建,温德恭又筑石栏,至同治三年告竣,以岁在甲子上元改今名。光绪九年、民国二年,洪树棠复两次修筑。”

  但明崇祯年间郑思恭《游玉苍山记》写道:“余至桥墩门,登平水桥,计三十字楹。予凭栏俯瞰,溪流作青黛色,令人烟波中有无穷之想。”可见,明崇祯年间该桥称“平水桥”,而非“清康熙间重修,改名平水”,更非一直称为“松山八角桥”。至于《民国平阳县志》说该桥始建于明万历,应是未见过《弘治温州府志》。清光绪平阳县令汤肇熙《吾南书院记》记述乾隆三十年(1765)洪水冲垮该桥,桥屋杉木漂至南水头,李遇春等人利用桥屋杉木就地建成“南和书院”,后改名“吾南书院”,按《民国平阳县志》说法,李遇春于乾隆年间洪水过后,增筑该桥石墩,改桥名称“丰安桥”。而后,咸丰三年(1853)再次被洪水冲毁,到咸丰九年(1859)重建,《苍南县志》记述改名为“桥墩门桥”。应是后来又被洪水冲毁,《民国平阳县志》称同治三年(1864年)重建,改名“上元桥”。

  据《桥墩志》副主编吴昭印老先生讲述:民国27年(1937)建设“浙闽线永瑞平公路”,如何通过桥墩门大桥,当时成为商议的焦点,一种方案是改造加固桥墩门大桥,还有一种方案是另建一座公路桥。这时恰逢日军入侵温州,浙江省政府下令破坏永瑞平公路,以阻止日军通过,两个修桥的方案就此搁置。直至1955年,新建温(州)分(水关)公路,在桥墩门大桥下游约150米,建成一座钢混公路桥,当地人隧称桥墩门大桥为老大桥,新建公路桥为新大桥。1960年,桥墩水库垮坝,老大桥和新大桥被洪水冲毁。同年冬天,在老大桥石墩上,铺上槽钢木头,填上砂石,架起临时桥梁,新大桥也于次年开始复建。1985年,群众集资10万元,重建老大桥为三孔钢筋混凝土拱桥,1987年竣工,命名为“桥墩门大桥”。

  市集南北 舟楫塞港

  明清以来,以桥墩门大桥为中心形成的集市,一直延续至今。明《弘治温州府志》记载“松山市”在平阳县归仁乡三十七都,这是桥墩有集市的最初记载。清以后温州府县方志则记为“桥墩门市”。清嘉庆元年(1796)修编的《鹅峰郑氏宗谱》,内有一幅《温州府平阳县三十六都桥墩门新村祖厝、祀(祠)堂基图》,图中标注桥墩门大桥两侧桥头排列许多店面,印证着古代的繁华。

  桥墩人都很风趣,当亲戚朋友或者隔壁邻居把事情办砸了,都会说一句“五月十八歇桥歇桥”的俚语,来舒缓亲朋好友懊恼的心情。这句俚语出自清康熙以来,每年农历五月十八,赶三十七桥头杨爷宫庙会集市的人太多,桥墩门大桥两头旅馆都住满人,住不下的人只好住到大桥桥洞之内的趣事。从这句俚语,我们也可窥见以桥墩门大桥为中心的明清、民国“桥墩门市”繁华景象。近代苏得三撰《桥墩市场》一诗描绘桥墩门市:“桥墩市上偶停骖,山水清幽好共探。地界闽东通货殖,南人梯北北梯南”。桥墩门大桥作为平阳入闽官道上的一座必经桥梁,其发挥的商贸交通作用,自然毋庸置疑。

  据《桥墩志》记述,民国年间,教育经费无固定财政来源,靠地方自筹,教师有“家有三斗米,不当孩子王”的自嘲说法。桥墩为推动教育发展,筹集两所小学办学经费,其中松山小学通过鱼行、茶行、碗行等代收,在每担货物中加收一个铜板,作为办学经费。三十六都桥墩小学则在桥墩门大桥头设卡,凡过桥货物,收一个铜板作为办学经费。此筹款方法沿袭至新中国成立初期,当时以桥墩门大桥为中心的“桥墩门市”,其客来客往的繁华景象可见一斑,但大桥下的水路繁忙又是另外一番景象。

  《大明一统志》在桥墩分水山条目下,记载宋诗人陈与义《泛舟入钱仓》一诗:“曾鼓盐田棹,前仓不足言。尽行江左路,初过浙东村。春去花无迹,潮归岸有痕。百年都几日,聊复信乾坤。”描述了诗人自平水乘舟北上钱仓的感想和所见景象。《苍南灵溪镇志》(1993年版)记载:“清光绪十二年(1886)全镇有竹筏99只,往返于灵溪至碗窑之间。民国时期,竹筏、小船逐步增多,运输粮食、茶叶、烟叶等物资。”可见民国之前,桥墩门大桥之下也曾经水路繁忙,舟楫塞港。清末民初,桥墩门大桥上游300米远的新村潭尚存摩崖石刻,刻着“玉沙潮落客停舟”字样,可见曾是古津渡。其对面横阳支江畔,民国时期是一座私人货运渡口,人称“玉米码头”。其上游便是小玉沙马头山,泗洲驿遗址所在地。桥墩门大桥下游200米,老地名“渡船头”,再远处地名“马渡”。这些遗迹都在诉说着当年桥墩门大桥之下水路繁忙的景象。

  如今的桥墩门大桥长99米,宽9.6米,高17米,为人行桥和景观桥,融入横阳支江百里平水公园,成为“廊桥夜画”景观节点。

编辑: 沈睿|责任编辑:徐琼峰|监制:黄作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