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 : 文化频道   ->   文化看点
温州话剧的先驱
来源:温州日报来源:2022-10-07 08:31:02

  夏野士集新书分享会现场。 黄丽任摄

  傅闻

  今年是温籍戏剧家夏野士诞辰110周年。上周三下午,温州市图书馆举行陈寿楠编《夏野士集》新书分享会,我市文化界人士聚集一堂,畅谈此书的出版意义与价值。

  今年94岁高龄的编者陈寿楠介绍:“夏野士是我初中(温州私立建华初级中学,即今实验中学的前身)教地理的老师,是位深受同学们爱戴的老师,在校只教了一年,于1947年冬就离开了学校,那一年,正是我应届毕业的一年,此后,我再也没有见到夏老师,也没听到他别后的任何信息。可没想,时隔四十多年后的一天,我泡在温州市档案馆查找资料时,忽然间在1938年9月6日的《浙瓯日报》副刊‘展望’第138期上,发现了一篇署名舟子的《〈守住我们的家乡〉剧作者夏野士访问记》的文章,当这熟悉又陌生的名字闪现在我眼前时,刹那间,那种惊喜和激奋之情难以言表。顿时,我恍然认知,我的老师原来是位集战时报人、记者、主编、剧作家、教师于一身的文化名人。说实话,正是这篇访问记,激励了我对夏野士先生生平业绩资料的搜集和研究的心愿。”

  陈寿楠介绍,1995年,由温州市文化局印行、他编的《温州进步戏剧史料集》(上下二册),因限于经费和篇幅,只收录了夏野士2个独幕剧:处女作《保卫卢沟桥》和代表作《守住我们的家乡》;剧运评论文章4篇和拙文《夏野士简介》。2013年,由温州市档案局(馆)出品、安徽黄山书社出版、他编的《温州老剧本》一书,收录了夏野士戏剧创作9个独幕剧。自2013年以后,一直想给老师出本系统、完整的作品结集汇编。这本书是夏野士生前的作品和文章的结集,内容包括战时新闻、通讯、戏剧创作、剧运的论述、诗词及其他作品等,在当时产生过较大的社会影响,反映了夏野士一生对中国戏剧事业的思考与贡献(夏野士详细介绍,请见2005年9月14日温州日报风土版《悲壮绝伦戏剧兵,救亡声里请长缨——夏野士的抗战戏剧创作》)。

  我市剧作家张思聪认为《夏野士集》出版有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2017年是话剧诞生100周年,当时浙江省举行纪念会议,他也带了陈寿楠的著作《温州进步戏剧史料集:1919.5-1949.9》等去,让外地专家第一次惊喜发现,原来温州话剧如此活跃,还有这么多演出与剧作。夏野士在抗战时期写了很多作品,大部分是抗日题材,很好地宣传了爱国主义与民族精神,非常有意义。作为后人,我们应该对夏野士这样的前辈进行致敬。

  浙江省文史馆馆员沈克成认为,温州的确是戏剧之乡,曾有京剧团、越剧团、和调、乱弹、高腔等很多剧团,国内很多著名演员都来过温州,戏剧很活跃,话剧也是,在当时的3家中学温中、永中(二中)、瓯中里都有话剧团,而且还是演出《雷雨》这样很重要的剧本。感谢陈寿楠老师整理挖掘温州戏剧史料,但他毕竟年事已高,心有余力不足,建议图书馆可以派年轻人把陈老师宝贵的戏剧文献扫描保存。

  温州日报报业集团总编吴伯正表示,今年是夏野士诞辰110周年,出版他的集子时机正好。参加此次会议之前,特意问了周边的人,特别是苍南人,都不知道夏野士,因此这个座谈会很有必要,要加强对夏野士的宣传,尤其是他在抗战期间为话剧作出的贡献。同时他也很感动于陈寿楠的治学精神,费心保存了很多宝贵的文献资料。夏野士能重新进入人们的视野,也在于陈寿楠的尊师重教、不忘师恩,这是作为文字工作者值得向他致敬、学习的。

  地方文史研究者施菲菲表示,之前并不认识夏野士,此次《夏野士集》让她有机会走近他,才知道在“九一八”事件爆发的时候,他是全国首位写出保卫卢沟桥主题剧作的人。受他的精神感召,她要好好阅读这本书,写一篇介绍夏野士的文章。作为陈寿楠的老同事,市图退休职工王建琼认为,温州有很多话剧人才,自己很小的时候,大概是文革期间,文化宫就有排练《日出》《于无声处》,自己曾趴在门口听,感谢陈老师把这些珍贵资料整理出来,温州话剧前辈在话剧史上是有一席之地的。

  还有一些因为疫情没能到场的嘉宾发来了书面感言。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刘平认为,《夏野士集》是展示温州戏剧发展历史的珍贵史料,扩大了研究者的视野,也丰富了中国话剧史的研究范畴。陈寿楠先生的《温州进步戏剧史料集》《董每戡集》《温州老剧本》《夏野士集》,犹如戏剧史上一颗颗闪亮的“明珠”,给爱好戏剧的人们带来了惊喜。鲁迅先生说,“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他们就是“中国的脊梁”。当年的夏野士先生就是这样的人,今天的陈寿楠先生也是这样的人!

  题写《夏野士集》书名的温籍书法家洪毅以诗赞叹:“平阳夏野士,浙申传盛名。舞台多著述,抗战献微忱。敬佩先驱者,寿翁历苦辛。清贫居陋巷,资料费搜寻。筚路蓝缕志,穷经皓首心。”

编辑: 沈睿|责任编辑:徐琼峰|监制:黄作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