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 : 文化频道   ->   瓯越地理
宋窑古道
来源:温州日报来源:2022-05-08 10:10:58

  陈桂芬

  宋窑古道,因马屿镇三甲山窑址群的发现而得名。起点为马屿镇梅屿社区底三甲村(现为瑞溪村),终点为陶山镇丰和社区四石村(现在丰南村)。三甲山海拔200多米,这里群山环绕,植被茂密。古道全程老路石长1.5公里,宽1.5米左右,上下山台阶4000多级,穿越洞宫山脉支脉,浙南至浙北的交通咽喉,千年前宋窑陶瓷品销售外地的必经之路。

  《瑞安市地名志》记载,宋时,三甲村属于广化乡管辖,明嘉靖时为广化乡46都,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为芳山乡,1946年为陶山区梅屿乡,1950年为马屿区梅屿乡。上世纪50年代,三甲村一分为二,为外三甲村、底三甲村。“外三甲窑址群”就坐落在外三甲村,1989年被浙江省人民政府列为重点文保单位。

  瑞安瓯窑青瓷窑址大部分分布在以外三甲村为中心的三甲山的两侧。据《瑞安市地名志》记载:“东起鲤鱼山宋代青瓷窑址,西接底三甲缸窑窑址,北连陶山镇丰和3处宋代青瓷窑址,形成飞云江下游与其支流金潮港交叉带的宋代青瓷窑址网络,分布面积较广,产品种类丰富,延续时间长,窑址保存较完整。”各个窑址所在的山岗,分别有各自的温暖小地名,如缸窑山、堂山、狮子山等。

  1984年,文物普查时,发现了外三甲村窑址群,面积2000平方米,烧制时间为两宋,堆积层厚约1米。发掘出土了碗、盘、杯、碟、罐、壶、盏托、粉盆、香炉、灯盏、烛台等大量陶器,釉色青灰、青绿并有水波纹饰。经文物部门鉴定,这是五代至北宋时期烧制的典型的瓯窑遗址。已经发掘确认的窑址有四处,分别标为外三甲一号窑、外三甲二号窑、堂山一号窑、堂山二号窑。现在山周边山坡上发现了大量的古陶制片,就是原来烧制过后的处理品,由于这里是文保单位,严格保护,没有谁能动。

  窑址为什么沿着山麓而建?原来山上有瓯窑所需原材料高岭土,高岭土是制陶的优质材料,三甲山有取之不尽的材料。据瓯窑制作和烧制技艺传承人庄烈永介绍,经过千年的沉睡,这种高岭土现在的成分跟宋时的成分、质量依然差不多。

  三甲山形成弧形,外三甲、底三甲是一块风水宝地,山前为飞云江淤积平原,简易公路通黄岙渡口。山后通往飞云江的金桥港码头,交通便捷。当时这条古道除承担通道功能外,更重要功能就是把瓯窑烧制的产品运到金桥港码头,再通过水路船舶源源不断地运往省内温州、宁波、杭州,省外的泉州、上海等地或更远的地方销售。这条路还承担瓯窑生产企业之间技艺交流,周边工人上下班的,商人南北来往交通要道。

  这座山、这条古道,马屿镇梅屿社区这边人称三甲山、三甲岭,陶山镇丰和社区那边人叫四石山、四石岭。我们徒步登山,领略了古道的风采,亲睹了古道风情。“宋窑古道”有集人文历史与人文景观于一体,一年四季风景优美,环境更是十分清幽,春天桃花盛开,修竹茂盛,夏天绿树成荫,秋冬枫叶铺满道路,成为红枫古道。

  底三甲山脚的路亭(现神庙)的对联:“四面闲宾主,十里管送迎。”这是宋陈与义“超然台上闲宾主”,宋喻良能“千里清阴管送迎”诗句化来。尽言此地景物之胜,风俗之淳朴,主人热情好客。当时宋窑有多处,山路上熙熙攘攘,非常繁忙,这同陶品销售量也有着密切关系。

  古道上有“三甲半岭亭”“四石岭坪亭”(也称缸窑岭亭),都建于光绪28年(1902年)。在20世纪80年代陶马公路开通之前,行人经年络绎不绝,路亭历来是行人休憩、避雨的场所。

  岭坪亭内的对联:“看松山水色,听猿鸟凤殽。”显而易见,当时这条路沿途植被茂盛,松树、杉树风景迷人。另有一联云:“山甲登高上北岭,四石迈步下南山。”山甲、四石均为两边岭脚的地名,两地均是宋窑古道的起点和终点,也是古代路标。

  山坪上全部用石头垒砌而成的关隘,有30多米长,高3至5米,断面呈梯形,上宽2米,下宽3米左右。城墙两端连接在山体的高坡上,关隘中开一拱门,高4米多,宽2米多,古道从中穿过。关隘曾作为古代乡界设卡盘查,收取过路费的功能。关隘的石头在杂草树木的映衬下,显得嶙峋而充满骨感,仿佛在向人们诉说着千年古道的沧桑变迁。

  站在山顶,俯视三甲山两侧宋窑遗址,跟外山甲、底三甲村、四石村的气息完美相融,虽然已嵌入时光深处,而城门的坚硬,注定经得起光阴的研磨,至今依然印满人来人往的足迹。

  宋代是中国文化发展的黄金期,“外三甲窑址”是瑞安唯一保留宋代遗迹最完整的地方。2021年,我省提出打造“宋韵文化”,为瑞安重现两宋古窑和瓯窑制作场景,重塑“宋窑古道”提供了契机,让千年宋韵文化在新时代流动起来、传承下去。

编辑: 沈睿|责任编辑:徐琼峰|监制:黄作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