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 : 文化频道   ->   瓯越地理
古老的堰坝群景观 ——走访桥墩矴步头村
来源:来源:2022-03-12 08:55:00

  庄千慧/文 陆思琪/摄

  苍南县桥墩镇矴步头村是一个风景优美的古村,潺湲流水声和绿意掩映中,老宅和现代建筑错落有致,临溪而建。

  依水而兴,曾见旧时风光

  矴步头村森林覆盖率81.7%,村民们从事传统农耕及手工业,近十多年来旅游热潮里,部分村民开始从事旅游业。

  矴步头村书记谢茂箴介绍,村里共有谢、赖、林、黄、王、陈、李、石、杨、许、蔡等姓。根据谢家宗谱记载,人口最多的谢氏祖先于清雍正七年至九年期间从福建搬迁而来,其他姓氏也是在这段时期从闽地等外地搬迁而来。

  矴步头村古代为水陆交通枢纽,陆路经这里是到达泰顺和闽省的必经之路。水资源丰富,福建福鼎、泰顺山地及当地区域的水源汇集于此,形成莒溪、清水溪和南浦溪三条溪流在这里相汇,成为横阳支江上游。在矴步头上游,银矿资源丰富,明朝白银开采业发达,产出的银粉以及山货都有赖矴步头这处交通枢纽运往外界。因此在古代,矴步头村是一处繁荣的货物集散地。谢茂箴根据上一辈老人的传说,当年矴步头仅制作豆腐的豆腐坊就有4家,像当地谢家祖先开设的“谢广昌”商号从事茶叶、陶瓷经营,生意做得风生水起。而且根据县志记载,当年矴步头还有驻军营汛,可见当地的繁荣和地理位置的重要。

  在古代特别是浙南山区,发展水利,是大自然馈赠人们的一条“活计”,矴步头村依水而兴所兴建的水利设施,经数百年的风雨侵蚀和时代发展,其部分功用虽然随农村产业形态的变化而削弱,但某些方面仍发挥着一定作用,加之这些遗存的历史价值,众多堰坝成了山村亮丽的景观。

  道道堰坝,述说先人智慧

  在矴步头村的3条溪流上,目前尚留存有11条规模可观的堰坝,这些堰坝年龄大多在百年以上,历经一次次洪水洗礼,显示了其构建的牢固性和科学性。

  莒溪上的大溪头堰处于交通要津,长65米,据矴步头村原村主任石士党介绍,相传始建于清雍正年间,坝的一端连接沟圳,村民们利用堰圳引水绕村,作为洗涤、浇灌等生活、生产用水,延续了数百年,使人想起“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的诗句。诗意隽永,矴步头村先人造堰坝也追求百年大计。石士党介绍,这些堰坝很讲究工程质量和寿命,像堰体护坡,都夯有松木十字桩加固。老人们说,松木浸在水底可以千年不腐,确实,2012年修理这堰坝时,护坡底部还挖到一排排松木桩。

  这种松木桩作基础护坡的方法还普遍使用在其他各处堰坝建设上。像建于100多年前的清水溪洪湖堰,被当年“桑美”台风带来的洪水撕开一个缺口,2014年对部分堰体重修时,人们也看到十字形结构的松木桩作护坡。上游40余米处的古梅潭堰弧形堰体修复时,也显现古代的松木桩。

  而解决堰坝工程高位建设难度的典型例子,还应属大溪头堰下游建矴步头堰以作顶托的例子。因为大溪头堰下游落差大,水流急,坝体砌石容易受水流冲刷造成塌圮,矴步头村的先人们选择在大溪头堰下游100米处建一90米长的矴步头堰,形成对大溪头堰的顶托之势,两堰互为依倚,牢固坚实,显示了当地先人在水利工程建设方面的智慧。

  功用显著,风貌成新景观

  矴步头村村民祖祖辈辈繁衍生息的岁月中,道道堰坝是他们抹不去的生活痕迹,其功用深深融于村民的生产生活中。

  像南浦溪上的丘付潭堰、南浦溪堰和岭脚堰三条堰坝,虽然它们的长度都在十几米之内,但它们的作用不容小觑。村民从丘付潭堰引水灌溉周边田地40亩,引南浦溪堰水流灌溉耕地80亩,为村民的生存繁衍作出了贡献,而且至今还在使用。

  岭脚堰坝一端原来建有1米多宽600米长的引水渠。古代岭脚村村民引来堰内之水,利用水资源,建水碓,创办油车房、捣米、捣烟叶等,减轻和节省劳动力。清水溪上40余米长的古梅潭堰也是这样,人们拦水流入200来米长的水渠,建水碓,进行造纸、染布、捣米等等,发展手工业作坊。

  这些堰坝作为道路津梁,方便山区交通。在矴步头村的莒溪矴步头堰一侧,竖有一块清代同治壬申(1872)年镌刻的青石石碑,记载当年“曲涧长溪,每虞病涉”而谢家五房出资建矴步于堰坝之上的事迹。可以说,矴步头村的这些建在古老堰坝上的矴步都兼具有利涉行人的交通功用。

  而在清水溪古梅潭堰,我们发现有一处的营造方式还反映了先人的工巧匠心。这座相传建于200年前的弧形堰坝的南端还建有闸门,一米来宽的两端闸槽还保留完好,古时人们可以在这处闸槽安插闸板使上游溪流蓄水,据介绍,这是为了竹筏通行,调节水位而建。

  再者,这些堰坝坝体都是就地取材,采溪滩上的鹅卵石砌建,一块块大小均匀的鹅卵石砌嵌于坝体,层层叠叠,当地人称之为“鱼鳞坝”,如果溪水流量大,冲击堰体,溪水泛白,波光粼粼,耀眼鲜亮,真如鳞片翻动,成了山乡溪流上独特的景观。

  现在,矴步头村民把溪流上一道道古老的堰坝视为珍贵的水利文化遗产保护。前几年几次凶猛的台风引发的洪水,对堰坝造成了损坏,当地村干部群众立即投入修复,他们以对待文物的态度,小心翼翼保护好旧堰体,加固缺口,保留堰坝原有风貌。不久前,有外地村民到南浦溪堰的坝体上采挖石菖蒲以作药用,因会导致坝体的砌石松动,村干部及时制止,对采挖者作出相应处理。

编辑: 沈睿|责任编辑:徐琼峰|监制:黄作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