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 : 文化频道   ->   文化传承
人生起点的教化,看以前泰顺如何“建校办学”
来源:泰顺3000年来源:2022-01-12 11:14:00

  历史上,泰顺很多姓氏都是官宦世家入迁,他们办学延师,教读子弟,耕读传家,把文化种子播撒在山乡。县城有学宫书院,乡村有社学书塾,乃至于一些大户人家也办有私塾。如今许多书塾书院已然消逝,但泰顺很多地方留有“书斋坪”“书岚底”“书院村”等散发着浓浓文化气息的名称,有些地方还完好保存着象征文运的文祥塔、文昌阁、文章阁石塔等。这是人生起点的教化,文脉传承的的基石,千百年来,泰顺诗书弦诵之声绵绵不断。

  泰顺文教建筑较为普及

  温州历经宋、元、明、清四朝的“科甲簪缨,珠贯蝉联”,出了著名的理学家和诗文作者,文风之盛,文运之隆,在全国屈指可数。那散落于城市和村落间的文教建筑之普及和类型的多样化,更是让人惊讶。泰顺虽“山僻小邑”,终属温州治下的古邑,又受东瓯“小邹鲁”数百年遗风熏染,其文教事业也有长足的发展。清泰顺知县朱国源在《义学田记》一文中对建设各级各类文教机构的重要性作了详尽的论述:“风俗之善视乎人才,而人才之隆关乎教化。故古昔圣王之为治也: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春秋礼乐,冬夏诗书,随时随地而设之。教是以英哲辈出,俊乂盈廷,而风俗亦蒸蒸日上矣。”由于官府的大力提倡,泰顺的文教建筑非常普及,类型也多样化。在集镇与村落里,最常见的有义塾、书院、读书楼、文昌阁、文祥塔、戏台以及其他以教化为目的的各种建筑物。

  在乡土社会中,学校的作用主要有两个:一是读书准备考取功名,二是教化。泰顺士农子弟受耕读思想的影响,考取功名仍然是其首要目的。子弟的品格与学养,受到熏陶与教化。学校还是传播儒学正统的基地。

  义塾和民间私塾对当地的学风也起了相当大的作用。义塾又称“义学”,专为贫寒子弟而设,经费主要来自地方的公共财产。明代起,乡间大族普设义塾,以训本族子侄。私塾又称“书塾”,为启蒙教育而设,每所私塾设塾师一人,以秀才充任,其束脩(工资)由学生负责。

  泰顺早期书塾、书院

  筱村镇葛垟村的惜阴书塾是泰顺境内较早的私塾,由葛垟陶氏创办。据葛垟《陶氏族谱》记载,泰顺陶氏始祖陶乔,祖籍江西九江,唐穆宗长庆辛丑年(821)进士,后因权奸陷害,隐居泰顺百丈白鹤溪口,次徙仙居,三徙下革。陶乔子崇伯、永二人因下革近溪,屡遭水害,于后梁龙德元年(921)率子侄迁居葛洋(以下用“葛垟”)。陶氏三世祖陶史,后唐天成二年(927)进士,官至国子监祭酒,晚年返归故里。

  后来,陶史有一个儿子分迁到上村坑下,原来的葛垟改名“葛垟下村”。到南宋时期,隆兴刺史陶宗琏、夷陵判官陶宗液由坑下迁到桂峰(今筱村镇葛垟村),带动了当地文风。族人在村落水尾创建葛垟惜阴书塾,这所书塾培养出一大批人才,如明代泉州府知事陶宇、保定府教授陶清臣等。

  泰顺先后办有多种地方学校。地方学校又有多种层次:社学、义塾是以学习识字、计数为主,同时也是读经书准备考试的初级学校。书院教育则在准备科举之外,还有讲学和其他比较高级的文化学习。在宋代,库村就有中村和侯林两个书院,可惜的是这两个书院都已废弃了。在库村《吴氏宗谱》的库村图里还存有侯林书院的图版形象和地理位置。侯林书院是泰顺县境内最早的书院,是由南宋宁宗嘉泰二年进士吴驲之父吴子益于庆元年间创建的。

  两宋期间还有中村书院(今库村吴宅旧戏台)、石镜书院(今库村书斋坪)。根据库村民间稗史、谱牒的记裁,还有进士、大理寺评事吴梓告老还乡于宋至和甲午年在库村吴宅创办的造就吴氏子弟的义塾。南宋绍兴元年(1131),吴氏祖在库村吴宅中村巷口桂芳堂左畔创办社学。南宋嘉熙二年(1238年)武经大夫吴驲任职期满返乡,在库村吴宅宅前岚壁堂作为其子孙授业的私塾。其实桂芳堂也算是吴氏的读书楼,宋代库村进士吴梓曾有《题桂芳堂》一诗:“前面青山后面塘,于中潇洒作书堂。尔曹从此通今古,仿佛黄山窦十郎。”如此统统加起来,在库村的各种书院、塾堂仅吴姓一族开办的就不下七家。众多的文教建筑自然而然使得库村吴氏一族在科举事业上兴旺发达,仅唐宋两朝所出文武进士者就有十余人。

  泰顺建县后,官方除了在罗阳开设学宫外,还创办书院。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泰顺知县区益为了给童生提供一个修习学业的场所,在地轴山下创建罗阳书院。隆庆三年(1569),知县王克家重修扩建书院。清乾隆十七年(1752),知县杨人杰改建书院于赤砂之右。到光绪三十二年(1906),罗阳书院改为县立敬业高等小学堂。历史上罗阳书院名师辈出,如泰顺先贤曾镛、潘鼎都曾在罗阳书院讲学。

  乡村书斋、读书楼

  罗阳镇仙居村历史上出了永嘉学派代表人物徐元德等诸多志士贤才,主要是耕读文化兴盛所致。仙居徐、张等姓氏建有书斋,徐氏书斋建在溪对岸的一块空地上,现已毁。另外,村内有一处叫“书斋园”的基址,相传是张姓的书斋基址,现已荡然无存。但是距离仙居村不远处有一个叫“书院村”的地方,据家谱记载和老人讲,这里曾经是仙居徐氏与其他姓氏共同兴建的学校,之所以把学校建在距离仙居村有2公里左右的位置,就是想把自己的孩子都集中在学校,吃住都有教书先生和管理人员负责,避免孩子在家贪玩,难以管教,希望能成栋梁之材。孩子离开父母,可以学会独立生活,在浓厚的学习气氛熏陶下,自然比在家里玩耍要好很多。

  三魁镇下武垟村的林家厝原有一座形制比较完整的读书楼。读书楼虽已废弃多年,梁与柱也已倾斜,但从其建筑形制和营造规模上,仍然可以了解到当时鼎盛时期的状况。林家厝始主人是林谷芳,始建于清乾隆年间,当时林谷芳携全家一百六十余人定居三魁镇布袋丘村。由于人口众多,林谷芳兴建林家厝。建筑共有两进主院落,左边是读书楼,右面是派生的跨院,后山是家祠,现在的规模是几经扩建才形成的,而读书楼与祠堂却是在首期完成的。

  据传,厝内最兴旺时共居住了二百余人,那么,需要进入读书楼的人数也相当可观,如此规模的读书楼想必拥挤不堪。可惜此宅在2006年6月22日晚毁于火灾,林家厝至今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林家在这座庞大的祖屋里繁衍了十一代人,林家厝也几经扩建,规模宏大:以上堂厝、下堂厝为主体,包括副楼、书斋和林家祠堂。

图片

  ▲筱村镇东垟村竟成书塾老照片

  文昌阁、文章阁、文祥塔

  在泰顺,没能发现遗存下来的完整形态的书院,但文昌阁与文祥塔等另一类型的文教建筑仍然存在。文昌阁祭祀文昌帝君,文昌本是北斗七星里的司禄,后来道教徒把他和梓潼大帝合一成为文昌帝君,“主文昌宫事”,事关功名,受到普遍祭祀。后来,文昌阁就索性与文庙建在一起,共受读书人的祭祀。

图片

  ▲罗阳镇瑞岭村文昌阁

  罗阳镇瑞岭村右侧百余米处有一座文昌阁,占地约200平方米。从大门进入半椭圆状的庭院,可见三重檐楼阁式的大殿。正厅三开间,是穿斗式和抬梁式的混合结构。进深五间,檐柱栌斗左右各出一棋支承明间的素枋。象鼻昂远远挑出,托住檐檩,出檐深远。檐柱和金柱由单步梁串搭,副阶单步梁为月梁。二层中堂有神台、格子窗,两侧板壁有人物彩绘。文昌阁整体看起来文雅祥瑞,它展现出村民对文质彬彬风范的追求,寄托着文运昌隆的愿望。

图片

  ▲瑞岭文昌阁门楼

  修建文教建筑是宗族内大事,关系到整个宗族的荣辱兴衰,因此成为文士乡绅们的善举之一。清咸丰年间,东溪乡后宅垟村文风鼎盛,中秀才十数人,为感天恩,自筹资金营建一塔,取名“文章阁”,为四层六角青石结构,高5米。塔基由规整的块石砌成,二层正面开葫芦龛,额书“惜墨如金”,每层四周立石柱,柱上均有联句,用叠涩法做出仿木结构腰檐,翼角高翘,翼尾有套兽,葫芦塔刹。

图片

  ▲东溪文章阁石塔

  罗阳文祥塔位于罗阳镇南门外象山。“文祥”有文运呈祥之意。此塔为明隆庆年间由知县周正乐主事建造,万历三十五年(1607)与崇祯十一年(1638)两度修葺。清嘉庆十七年(1812)塔圮,道光二十三年(1843)乡贤潘浦筹资重建。塔高19.7米,砖木结构,七级六面,空心楼阁式。内布六根圆柱,可沿楼梯自中间盘旋而上。腰檐以叠涩法层层挑出,塔之转角呈拱形,浮雕、翼角的吻兽逐层不同,有鳌鱼衔珠、吉祥如意、鹊尾卷草等,工艺考究,栩栩如生,塔身外壁装饰色调以黑白、赭、蓝白色为主,绘吉祥如意黑底白线、卷草纹、松、竹、梅、兰等,对角则绘蝙蝠、葵花寿图、回纹图等。

图片

  ▲罗阳文祥塔老照片(萧若驹  摄)

  《重建文祥塔记》中说知县王介庆在崇祯十一年重修文祥塔后,“厥后科名踵起……人文聿盛,递传勿衰。”巧合的是第二年(1639),罗阳周家伟考中举人。待到潘浦重建文祥塔,他的孙子潘自彊、潘其祝先后在咸丰十年、光绪十六年考中进士,传为泰顺文坛佳话。一直以来,文祥塔在邑民心中是“攸关文运”的存在。

图片

  ▲《重建文祥塔记》:“厥后科名踵起”

  文祥塔造型庄严古朴,工艺精巧。1989年,浙江省文物局、泰顺县政府拨款和当地群众集资维修。修复时加固塔基,增设了石栏杆。文祥塔矗立于清溪之畔,点缀在天关山南,为罗阳山城风光增色不少。它的拔地而起伴随着人才辈出,萦绕着文昌祥瑞之气。

图片

  ▲罗阳文祥塔雪景

  本期来源:刘淑婷 薛一泉《温州泰顺乡土建筑》

  供图:刘淑婷等

编辑:孙荷静|责任编辑:徐琼峰|监制:黄作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