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 : 文化频道   ->   文化资讯
笔耕山河七十载 修志存史励后人
来源:温州日报来源:2021-11-18 11:03:01

  人物名片:郑立于,1930年出生,温州苍南人。曾出版《祖国的矾都》《青春的火花》《郑立于文集》等。1993年主编《平阳县志》。2018年出资设立言志楼文学基金,分别在苍南县和平阳县设立两年一届的文学奖。2019年获中国作家协会颁发“从事文学创作七十年”荣誉证书。

  程潇潇 陈薇拉/文 杨冰杰/摄

  “文学创作之路,是一条充满艰辛的路,在通往文学殿堂的这条路上,需要创作者的心和视野始终充满和追随对生活的热情、对梦想的追求、对美好的执念。”——郑立于

  笔耕不辍七十载,苦修地方志、妙手著文章,创作涉及游记、散文、小说、诗歌、对联、报告文学等多个文学类别,晚年出资创设文学基金,奖掖激励晚生后学……现年92岁的郑立于先生的一生,是与文学相依、与文化相伴的一生。近日,记者拜访了这位在文化路上跋涉一生的老者。

  为家乡立传

  为地方存史

  清晨,得知记者即将到访,鲐背之年的郑立于老先生执意亲自下楼相迎。老人头戴一顶小帽,笑容满面,声如洪钟,显然身体康健。进到老先生家中,顿觉书香扑面,几个书架中藏书密密罗列,摆放笔墨纸砚的长桌上也摞着层层叠叠的书籍,由中国作家协会颁发的一块“从事文学创作七十年”的荣誉牌,就立于书堆之上。

  追述起过往,老人双眼迸发神采,漫漫文学人生路,往事如昨,浪逐心头。

  郑立于的老家在苍南矾山,那里是我国明矾的著名产地,是祖国的矾都。郑立于祖辈皆事矾矿,他自己从瑞安高中毕业回到矾山后,还于1950年出任矾山小学校长。生长于有着长达六个世纪矿山文明的矾都,郑立于目睹家乡在新中国成立前的血泪和苦难,也见证了它之后的欣欣向荣,于是他在1957年的秋天拿起笔,以自身见闻为基础,靠调查、访问,整理矿山老工人的回忆,开始书写下十几万字的《祖国的矾都》。1958年出版的《祖国的矾都》包罗了矾山的开发简史、矾矿工人的斗争史话、历代矾山“探宝客”的足迹和“取宝”方法,还有对矾矿工人今昔生活、矾都的恢复建设以及大跃进一年的记录。怀着对脚下土地的热爱和使命感写下这部报告文学作品的郑立于,很可能是第一个记录这段文明史的人。《祖国的矾都》于次年修订再版,被评为“浙江建设新面貌丛书”的标兵书。

  作为矾山人,郑立于始终心系家乡“世界矾都”的发展,尤其是对矾矿申遗充满期待。早在2012年,他曾受邀参加温州电视台一档关于矾矿申遗的专题节目,四年前又修改了自己曾经的作品《祖国的矾都》,将其列入《郑立于文集》第一卷第一部分,又将矾山籍的革命烈士的传记以及与矾都有关的文章都辑入《千载矾都人与事》,以凸显矾矿工业遗产文化底蕴。提起对苍南发展的建议,郑立于说:“希望县里对矾矿申遗能够更加重视,充分发挥苍南人的智慧,发动在外苍南人的力量,一起努力促使申遗成功,让矾矿成为苍南的一颗明亮之星。”

  编修地方志是郑立于先生一生著述中重要的方面。在当时十分艰难的条件下,他放弃了调任文联的机会,毅然担任《平阳县志》主编,历时七年,竭尽全力,团结一班人,最终完成150万字的全志。新编《平阳县志》,突出“两南”(南雁荡山、南麂列岛),侧重人文,并对灾害性天气尤其是台风洪涝,历代历次皆详为记载,并探索其规律,记录防御、救援的经验教训,为“资政”起了有效的作用,填补平阳县志断修70年的空白,被评为浙江省地方志优秀成果二等奖。

  青春情怀宣以诗

  晚年乐编楹联集

  花有情,鸟能言,青春时代的文学梦想最是浪漫而热烈。上世纪五十年代郭沫若创作了诗歌《百花齐放》,给了当时的文学青年郑立于以深刻的启迪,“郭老写了百花,我何不效仿他写一写百鸟,百花可齐放,百鸟可争鸣!”志向立下,不过是一瞬间的心念,郑立于却花了近四十年时间去完成这一心愿。

  “我幼年、少年时代在山区度过,鸟类是亲邻也是挚友,在我心灵上留下了美好的印象。”郑立于决意写好百鸟,开始深入了解鸟类习性,收集鸟类资料,断断续续写了起来,到1959年,他关于鸟的诗歌陆续见诸报端。“写到五十多首时,我还曾把诗稿寄给郭老看,但当时中国科学院办公厅回信说郭老出国访问了,鼓励我写到一百首再寄给他看。”郑立于感叹,可惜后来时局动荡,无奈之下他亲手将诗稿付之一炬。直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旧日念头复起,他开始继续进行这项工作,然而《百鸟诗集》初稿写成后,因书市形势变化未能及时出版,随后郑立于又须集中精力修新编《平阳县志》,于是一晃又是十年过去。

  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百鸟诗集》终得出版,诗稿经全面修改,并根据科普资料对每种鸟作了简明介绍,力图让诗和科学在百鸟身上结合,以文学的方式宣传保护鸟类。《百鸟诗集》的出版,让业界惊喜,香港《文汇报》曾在1995年发表了一篇评论,称“这部《百鸟诗集》,文学价值与科学价值并存,予人以美的感受,予人以新的认知,值得一读再读。”

  大自然是文学创作的灵感源泉,郑立于喜山乐水,素爱旅游,旅游时必要带上笔记本,以记录见闻、捕捉灵感,也常常抄录途中巧遇的佳联妙对。“从对联中我们能了解景观的历史背景与景色特点,有时也能凭读到的楹联去找已经湮没的景点,获得意外的启示。”久而久之,搜集历史楹联成为他晚年的一个爱好。

  就全国来说,西湖是楹联蕴藏量最多最好的景区之一。世纪之交,郑立于曾寓居杭州,得天时地利之便,开始深入调查西湖楹联的现状,广泛搜集西湖楹联。老人带着手电筒和望远镜,不顾年迈,挤公交车,行走于杭州市范围内各个景点,包括星布各处的亭台楼阁、桥梁、纪念地,逐副笔录了所有看得到的楹联,遇到河道宽阔的桥梁柱联、前面盖了高大建筑物的洞府门联、快要漫湮没的摩崖石刻联句,他都要想方设法一再探索,并搜索文献考证来源,核对了不少楹联,纠正了一些误传和差错。另一方面,从杭州西湖文献中查出的楹联,属于风景名胜一类的,他也逐副找到其所在地并加以记录。历时三年,郑立于与次女郑霜枝合编的《西湖楹联大观》,收入楹联2286副,于2003年由杭州出版社出版,列入《西湖文化博览全书》。2006年又出版增订本,收入楹联3000副。该书为人们提供了窥探西湖文化和中国楹联文化的一种途径。

  设立文学基金

  奖励有志青年

  2017年,《郑立于文集》作为作者七十年来文学创作活动的总结文集,由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该文集共约260多万字,包括报告文学、评论、诗歌、散文,戏剧曲艺、游记、传记等,内容丰富、样式多彩,令人叹为观止,从中可以窥见一个人在文学道路上孜孜不倦的勤奋人生。

  作为一名业余作家,郑立于将几乎所有的业余时间用来读书和写作,其中几多心血又有几分孤独,实难为外人道也。文集出版时,郑立于曾提笔写下怀念已故妻子黄丽容的文字:“似乎耳畔正传来她作为新文学作品第一个读者反馈来的声音,多次与出版社交谈并送去书稿,她也抱着一些书稿交给责任编辑。这个文集每一卷每一页都有她汗水、心血的痕迹。”写作是一个人的事业,然而背后总离不开家人的扶持、好友的帮助,对此郑立于都铭记在心,时常提及。

  作为一名热衷读书的文化人,郑立于曾在平阳城关东坑购地建“言志楼”用于藏书,寓意“诗言志”,后由苏步青题赠“言志楼”匾额。如今,郑家多处言志楼藏书已达八万两千多册,在他的文学情怀感染和熏陶下,郑家子孙多有读书、写作的爱好,也不乏出书者。为了激励更多年轻人奋进文学之路,郑立于在《郑立于文集》首发时,还拿出毕生积蓄200万元,设立了言志楼文学创作基金,用于奖励优秀的文化工作者和文学作品。

编辑:许淑瑞|责任编辑:徐琼峰|监制:黄作敏